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梦里清欢(156)
果然跟四福晋想的一样, 家里天天的门庭若市!乌雅家来请安的人多的呀,天天得应酬。但比较叫人觉得舒服的是,乌雅家并不是那等提不起来的人家, 男人们很干练, 女人也没见那没眼色的,总之, 不讨人厌烦就是了。
跟娘家的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 娘娘的精神好的不得了。
应该是在亢奋期吧,家家都是如此!这会子才真有了那种人间富贵繁华的感觉。是啊!在宫里也不是想见谁就能见的,想怎么见就怎么见的。便是留人吃顿饭, 那也是有规矩压着呢。
哪里像是现在, 台上小曲咿咿呀呀,耳边全是奉承话。美食佳肴, 亲眷环绕,跟王府一比,宫里感觉就不是在人间!说句不敢叫皇上知道的话:宫里现在这么多的老妃嫔,过的跟庙里的姑子有啥不一样呢?
跟着皇上去五台山?呵!那地方, 哪有现在儿孙环绕,歌舞升平来的好哟!
这种火热的亢奋期, 得持续个十天上下。刚好,这个期间,在老四家度过了。那一天天的银子呀,流水似得往出花。府里待客, 你就问主人家累不累。
四福晋是扬了一天的笑脸,早上比婆婆起的早, 晚上等婆婆睡下才能睡,回屋以前, 把孩子们的院子挨个看一遍,这才回来!回来就往炕上一瘫了,一点也不想动了。伺候的人给把鞋袜脱了,好家伙,脚都是肿着的。
“福晋……”伺候的给紧张的,这要不要请太医呀!
四福晋摆摆手,“是舒坦日子过的久了,无碍,烫烫脚就好了。”
真不是娘娘能折腾,是人家上门了不应承都不行。也是自己平时走动的少,最近一直是在礼佛。礼佛可不就是坐着念念经,抄抄经书,好长时间没动弹了,体力跟不上了。
这事没敢言语,第二天四福晋的奶嬷嬷还是找六福晋,低声问了问,看什么药材泡脚能好些。
桐桐一愣,这就脚肿了!行,我知道了,得空我问问。
背着人的时候,桐桐才问:“四嫂身子吃不消?”看着脸上的妆容挺厚的。她顺势就拉了四福晋的手腕,不确定的再摸了摸,不得不任命:人家四福晋有喜了!
这就意味着,娘娘得这边住的日子得减少。
而且,四福晋真算是高龄产妇了,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她这么一说,四福晋一愣,“又有了?”
可不!
桐桐走的时候偷偷跟娘娘说了,娘娘那是瞬间就笑颜舒展,拉着四福晋:“是阿哥是格格都好……”
证明两口子过的好呀!
但不能马上提去老六家的事,至少得再住上半个月,要不然,就显得老四家的太娇气了!再说了,这还没一个月呢,要不然,老四家的也不能不知道。再等等,等过上半个月了,太医确认了,到时候自己再提,也就是了!
于是,娘娘很体贴的,表示她自己累了,得歇歇了,要上门请安的,就都拒见了。
也是!也该累,该乏了!
别说娘娘们了,就是桐桐,也真是想歇几天了。
嗣谒每天都心情不错,差事完了先去老四那边,跟额娘说说话,陪额娘吃吃饭了,再陪着额娘溜达着消消食,之后跟福晋一起回来了,心里美的不行!
可在外面精神抖擞的福晋,一回家就跟霜打过的似得,蔫吧了,这是怎么了?
桐桐嘟嘴,每天喧闹,持续十天,就问你乏不乏?
嗣谒懂了,这是伺候婆婆累了吧?行,爷伺候你!你伺候额娘有功,爷怎么伺候你都成。歇了三天,天天赖着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家儿子伺候。人家儿子这么卖力的,那咱是不是也得努力努力!她想着,不行就把娘娘带出来逛街,叫上十四弟妹一起,也算是能叫四嫂歇歇。结果还没实施呢,四福晋就送了信儿过来:惠额娘要请客,给额娘下了帖子,咱得陪着额娘过去。
桐桐:“……”就出宫住个儿子家,怎么你们还轮流请起客了呢?
就是去直亲王家吃顿饭,玩乐一天,也确实不是大事。得!接婆婆去,去赴宴去!
好歹算是养过十三吧,所以十三福晋一直陪着呢。这不,德妃一个人就带四个皇子福晋,再加上公主,一来就一堆人。
大福晋在门口等着呢,亲手扶了德妃,“可把您给盼来了!额娘说以前见天的见面,这有个十来日没瞧见诸位额娘,还不大习惯。”
德妃跟着笑,“我也不习惯呢,才说等到了老六家那边,好请她过去坐坐,这不,她比我还耐不住。”
桐桐:“……”得上我们家之后才请客吗?很累的!以为请客开宴的事都叫老四家的做了呢,感情这还有自己的事呢。感觉有点想怀孕!
以前在宫里瞧着,这些娘娘们其实也还好吧,大家和和气气的,也没见争风吃醋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当然了,现在也和气,也没狗屁倒灶的是,但就是觉得画风不对。
就说惠妃娘娘吧,穿戴一新,带着人瞧她的院子,“……这是去年才竣工的,光里面的陈设就好了好几年才配齐……”
是!直亲王主动退了,就想着将来可能会有接额娘的一天。府里给弘昱准备成亲的院子,这不是顺手的事吗?围起来叫人慢慢的弄呗。想起一点补充一点,还别说,保证没有谁家给娘娘准备的院子有这个好!
屋子好,冬暖夏凉。院子也好,各种名贵花草随处可见。真就把一个院子打造的一步一景。
惠妃娘娘这是干嘛,这是炫耀呀!瞧瞧,我一个儿子怎么了?我儿子多给我用心思的!
宜妃能服气?我儿子多我就该是那个被人推来让去的?我儿子们欢迎我着呢!这会子说身上的衣裳,“老五家的做的!”脚上的鞋,“十一家的做的。”这一身丁零当啷,挂满的珠翠,“我们老九家准备的。”
听戏的时候左右瞧瞧,宜妃又道,“回头上老九家那边听戏去!老九弄的那个戏楼呀,正经的不错。”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