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71章
胡安言辞恳切,表情中充满了真挚,俨然一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而考虑的忠正之臣,只希望天子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
而朱由校也是满脸的左右为难。
似乎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好像就真的有多么不希望朝廷与百姓争利一样。
在挣扎了好一阵子之后。
天启皇帝才长叹一声,然后颇有些无奈的轻拍了拍桌子。
接着把目光转向了站在文臣首位的杨涟,然后语气中略带征询意见的说道。
“杨爱卿,对于胡侍郎所说的这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文武百官的目光,顿时跟着天子一块转向了杨阁老那儿。
在大家看来,接下来指不定就是一场朝堂上的血雨腥风。
毕竟谁都知道,胡安明摆着就是阉党的人,是魏忠贤手下的大将。
既然是胡安提出来的奏折,那就代表了阉党的立场。
如此一来,东林党能够干休?
甭管有没有啥好处,但只要是阉党想干的事,东林党就一定会尽全力让他们干不成。
所以对于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几派臣子而言,都用有些隐晦期待着的目光看向了杨涟。
而杨阁老在听到了天子的询问之后,二话不说立马从队伍中站了出来。
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之后。
杨涟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觉得胡大人说的很是在理,将盐业重新收归朝廷掌管,是可行、而且相当有必要的。”
“如今我大明各地连年灾荒,四方边境又动荡不止,国库年年开销巨大。”
“这般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巨大的祸患,所以老臣赞同这个方法。”
“毕竟当年把盐业经营的权利放出去,是为了让百姓的得以更好的生活` 」。”
“现在朝廷有需要了,那将盐业经营的权利收回来,也是情理之中,理所应当。”
“毕竟没有国家,哪来百姓?”
……
杨涟的一番话,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让人听了都忍不住肃然起敬。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
是满朝群臣一片哗然的反应。
大家伙都懵了。
嗯?
这还是他们所熟悉的杨阁老吗?
好像有些不太对劲啊。
姑且不论这些东林党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忧国忧民,为了天下苍生和家国安宁而忧心忡忡。
但最起码的一点。
东林党怎么不反对阉党了?
这突然之间又变得步调一致,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家早就已经看惯了两党在朝廷上斗的你死我活,头破血流,恨不得当场把敌人掐死的惨烈态势。
都有些不习惯这突然之间的转变了。
更何况还是难得的步调一致。
要说先前两党放下争执,共同支持同一件事,那还是在针对魏宁的问题上。
毕竟魏宁是两党同时看中的人才,都争相想要拉拢过去,因此彼此间放下争执也是比较正常的。
可问题今天讨论的,是朝廷重新启动盐业专营的事情啊。
咋的,连这事儿你们都能有相同看法?
还是说两党以后打算换一个斗争方式,开始搞起比较柔和的文斗派?
总之就是莫名其妙。
……
而此刻背对着文武群臣的杨涟,面上古井无波,心里只是不住的冷笑。
哼!
你们这群凡夫俗子,又怎么懂得我东林党的计谋高超,又哪里知道魏宁这个战略的高端之处。
天下百姓的死活,和我们东林党当然没有关系,不过都是一群在我们土地上进行耕种的农民罢了。
百姓们生活的怎么样又与我们何干,大不了还能够随时换一批。
至于朝廷的国库有没有钱,那更加与我们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没钱就没钱呗,只要东林党的财富不受到损失,我们东林文人个个有钱就行了。
至于国库是情况危急,还是今天就当场破产,那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朝廷的钱又不是他们口袋里的,爱咋咋地,只要不影响东林党的利益即可。
毕竟风水轮流转,这中原大地上来来往往多少个偌大的王朝,大明王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没了大明王朝,自然还有别的王朝来统治中原。
但不管怎么说,也绕不开江南地区,绕不开我们这些在江南经营了多年的富商地主。
所以对于杨涟而言。
朝廷的死活不关他什么事,但今天之所以要说的这么大义凛然,完全就是为了实行魏宁的计划。
只有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时,才会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
只要能够推动这件事,并成功把魏宁送到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