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日军中队长的反应不可谓不快,所下达的防御部署也相当恰当。<r />
<r />
可惜,他终究是高估了自己一方的战斗力,而低估了丁伟一行的火力。<r />
<r />
毕竟也就六七十号日军士兵而已。<r />
<r />
这些日伪军面对的也不是什么三枪土八路。<r />
<r />
而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的新一团。<r />
<r />
丁伟所采用的集中兵力,正面突进,两侧迂回的战术,就亮亮堂堂的摆在眼前。<r />
<r />
他也没指望能瞒住小鬼子的侦查。<r />
<r />
眼前的地势开太开阔了,两侧迂回的队伍根本逃不开日伪军的视线。<r />
<r />
那就光明正大的进行。<r />
<r />
就是要告诉你小鬼子,我要把你包围起来,然后再一口吃掉。<r />
<r />
在战术指挥方面,丁伟一向是个胆大包天的主。<r />
<r />
双方火力交锋开始之后,丁伟所部署的正面突进部队,以三三制进行的班组突击战术的优势,立马便显露了出来。<r />
<r />
这三三制的班组突击战术,所适用的环境,正是在敌方火力点既知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突击战术。<r />
<r />
从一个局部的小三角形进攻阵型来看。<r />
<r />
以三角形成型发起进攻的时候。<r />
<r />
临时指挥员,也就是班长或者组长,位于三角形的后方,两名士兵位于三角形的前方。<r />
<r />
而三个这样的小三角形阵型,则形成一个大的进攻梯队。<r />
<r />
也就是说,九个人的队伍,不到一个班的战士,就可以用这种三角形班组突击阵型,囊括将近一百米的进攻战线。<r />
<r />
如果有二十七个战士,由三个人组成一个进攻小组,一共可以形成九个进攻小组,也就是九个战斗小群体。<r />
<r />
一旦完全展开,甚至可以覆盖八百米宽的进攻战线。<r />
<r />
虽然人数不多,但进攻阵型一旦形成,仅仅从气势上便能压迫敌人。<r />
<r />
另外,每支三人作战小组,成员分工有致。<r />
<r />
进攻、掩护、支援。<r />
<r />
正如当初孔捷、丁伟和李云龙三人,为何要提出独立团,新一团与新二团,共同组成一个三角形防御体系。<r />
<r />
与眼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r />
<r />
战斗群与战斗群之间,三角形进攻小组与三角形进攻小组之间,如果可以做到步调有序,协同进攻,彼此掩护,相互支援。<r />
<r />
即便展开的突击小组,整体的人数并不算多。<r />
<r />
所能呈现出来的战斗力,却是敌军绝对无法忽略的。<r />
<r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