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朱翊?是旁观者清,权天沛是当局者迷。
在权天沛看来,牙兵指挥谢瑞祥是金山城的功臣,当年也是和权天沛抵背杀敌,一起把金山城建立起来的战友,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两个人一起承担。
权天沛完全以为...
李承业一行押解着张景和,缓缓踏入京城外的官道。风雪已停,天际泛白,城门在望,然而他的心却并未因即将回京而轻松半分。
周世昌策马靠近,低声道:“大人,属下刚刚收到密报,东宫旧臣今日清晨集体上奏,弹劾您擅权妄为、越界用兵,甚至指控您私通北疆余党。”
李承业嘴角微扬,神色未变:“他们倒是不甘寂寞。”
周世昌皱眉:“是否需要先行应对?”
李承业摇头:“不必。陛下既然允我全权处置边疆事务,他们若要动手,便得拿出真凭实据。否则……不过是徒增笑柄。”
周世昌点头,不再多言。
---
入城之后,李承业并未直接前往皇宫,而是先将张景和交由大理寺看押,并命人彻查其府邸,搜寻与东宫往来的证据。与此同时,他亲自修书一封,呈递御前。
朱弘历接到奏折后,立即召见李承业。
御书房内,炉火正旺,皇帝端坐于案前,目光沉静地望着眼前的奏折。片刻后,他抬头看向李承业:“你这次回京,怕是得罪不少人吧?”
李承业拱手行礼,语气平静:“臣所行皆依律令,何来得罪之说?”
朱弘历轻叹一声:“朝中有人参你越权行事,甚至怀疑你与赵文远早有勾结,借剿灭叛贼之名,行夺权之实。”
李承业淡然一笑:“陛下明鉴,臣若真有此意,又何必千里擒拿张景和?只需让其死于乱军之中,便可彻底掩盖真相。”
朱弘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说得对。朕信你。”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不过,朝堂之上,局势微妙。东宫一脉虽受重创,但仍有残余势力盘踞,且手段阴狠,不可不防。”
李承业拱手道:“臣已有准备。张景和府中搜出大量密信,其中涉及多位东宫旧臣,甚至包括太子身边的近侍。”
朱弘历眉头紧蹙:“你是说……太子也牵涉其中?”
李承业沉吟片刻,缓缓道:“臣不敢妄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东宫内部早已分化,有人意图借此机会扳倒陛下亲信,扶持新主。”
朱弘历沉默良久,最终缓缓开口:“好,既然如此,那就让朕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
翌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紧张。李承业立于殿中,面对诸多弹劾之声,神色自若,毫不动摇。
户部尚书张景和之弟张景明率先发难:“李大人此番回京,竟以钦差之身擅自拘押朝廷重臣,实属逾制!请陛下严惩,以儆效尤!”
刑部尚书随即附和:“不错,此案尚未审结,李大人便急于定罪,恐有失公允。”
李承业微微一笑,缓步上前:“诸位大人所言极是,臣确实拘押了张景和,但并非无故加罪。”他取出一叠密信,“这些,是从张景和府中搜出的往来书信,内容涉及东宫旧臣与蒙古遗族暗中勾结,意图颠覆朝廷。”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朱弘历脸色微沉,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传上来。”
几名太监接过密信,呈送御前。朱弘历仔细翻阅,脸色逐渐阴沉。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看来,有人的确耐不住性子了。”
他抬眼扫视群臣:“张景明,你兄长可曾向你提及这些事?”
张景明脸色瞬间苍白,连连叩首:“陛下恕罪,臣并不知情!”
朱弘历冷笑:“那你可知,你兄长为何会落入李大人手中?”
张景明额头冷汗涔涔:“这……”
朱弘历不再理会他,转头看向李承业:“你有何建议?”
李承业拱手道:“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不宜拖延。当务之急,是彻查东宫,揪出幕后黑手,以防再生变故。”
朱弘历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准奏。”
---
数日后,一场针对东宫的清洗行动悄然展开。大理寺、锦衣卫联合出动,搜查多位东宫旧臣府邸,查封账册、拘捕涉案人员。短短数日之间,朝堂震动,人心惶惶。
而在东宫深处,太子朱允泽面色阴沉,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密信。
“李承业……”他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抹恨意,“你果然不简单。”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心腹匆匆入内:“殿下,情况不妙,大理寺已经派人前来,恐怕很快就会到东宫。”
朱允泽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本宫不会束手就擒。”
他转身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心腹:“立刻送去给那位大人,让他出手。”
心腹迟疑道:“可是……那人的要求极高,若答应,恐怕……”
朱允泽冷冷道:“若不答应,我们连明天都看不到。”
心腹咬牙应命,迅速离去。
---
与此同时,李承业正在御书房与朱弘历商议后续安排。
“陛下,东宫虽已受重创,但仍有暗棋未动。臣怀疑,幕后之人尚未现身。”李承业语气凝重。
朱弘历微微颔首:“朕也有此担忧。只是此人太过隐秘,连你也未曾察觉?”
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