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天价做局  国潮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本泡沫经济过后的几十年里,之所以这段时光让经历过的日本人始终念念不忘。
    
    除了他们从中获得了惨痛教训之外,也因为当年身在其中的时候,实在是过得太爽了。
    
    那是一个全民沉浸在唾手可得财富中的时期,焕发着光芒和五彩的泡沫。
    
    从上到下,从富豪到平民,几乎每个人全都因为货币极度宽松的“水漫金山”所造成的资产上涨,奖金上涨,而变得富庶。
    
    哪怕最不景气的日本公司,每年的奖金也有半年的工资。
    
    何况还有庞大的华夏市场负责消化掉日本出口的家电和汽车。
    
    日本人都听说过,在人口众多的华夏,只要和日本沾边就没有卖不掉的东西,好像所有产自于日本的东西都会发光。
    
    哪怕日元汇率一日高过一日,家电汽车照卖。
    
    谁让华夏落后于日本三十年,自己造不出来呢。
    
    而且日本距离华夏这么近,即便不能马上在华夏建厂,但物流成本上抵消了不少西方商品的优势。
    
    说白了,对于被称为“泡沫世代”的当代日本人来说,工作或许很辛苦,但确实有回报。
    
    因为钱来的实在是太容易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注定了全世界的财富往日本汇集。
    
    所以即便作为泡沫经济中的另类份子,哪怕作曲家协会的常务理事三原正恒既没炒房,也没炒股。
    
    但就因为他出于艺术格调,始终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把精力和财富专注于小众的艺术品收藏,也同样实现了资产打滚儿似的成倍上涨。
    
    实事求是的说,1987年的艺术品行情纯粹是被日本人给引爆的。
    
    在本年春季,日本人购买艺术品的大手笔成了国际上的头条新闻。
    
    安田火灾及海上保险公司以接近四千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凡·高的《向日葵》。
    
    这几乎是以往任何一幅西洋画作的三倍。
    
    而这就像一根导火索,不但引爆了海外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也让日本人出手豪阔在艺术品收藏界内开始扬名。
    
    可以说,接下来是西方拍卖师脑子里的各种推销技巧,和日本投机者口袋里塞满了泡沫经济带来的钞票,双方一拍即合,才共同造就了全世界有史以来最放纵的艺术品市场。
    
    日本的艺术品收藏家其实涉猎目标很简单,他们喜欢的画作必须能显示财富和独享特权,最重要的是,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
    
    所以日本日本的艺术品投机者则一直忠于所谓的“品牌”画家。
    
    他们在海外购买的,大多是法国的印象派或后印象派画家。
    
    比如毕加索、夏加尔、雷诺阿。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些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更适合现代装潢。
    
    而这种对代表性艺术品的简单品味,既降低了艺术品市场的门槛,使之对所有的人敞开。
    
    又能确保投机热情一直集中,从而有助于拉高少数精选艺术家的身价。
    
    说白了,就是日本人可以同心协力去坐庄,拉抬他们共同看好画家作品。
    
    当然,这也就说明了,在决定购买艺术品的股权时,日本的投机者们并不是特别关心艺术家的身份。
    
    他们真正想要的只是资本收益,而不是一幅画。
    
    不用说这种国际艺术品市场投机方式一旦被证明了是成功有效的。
    
    其影响当然也会传导回日本国内,甚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