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古时候天气严寒。
    人们保暖手段、保暖衣物有限。
    又没有暖气取暖啥的。
    所以人们在天气寒冷季节,总喜欢扎堆围在火炉前吃饭,即煮即吃,总担心吃得慢了会凉凉。
    晋安记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火锅吃法。
    算起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关于聚餐吃火锅文化,苏轼早有一句古诗流传至今——
    友朋设宴庆云楼,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门前石狮口水流。
    说的便是这聚会一起吃火锅了。
    ……
    因为等老道士的时间久了点。
    所以当两人到店里时,已经是酉时过了一刻。
    只剩半个时辰给他们吃,然后就要宵禁了。
    晋安和老道士这次,依旧是来到上次那家羊肉火锅店,因为这家店的底料很合他们口味。
    这家百年老店放在昌县也都有名。
    它就叫百年老店。
    而这家百年老店就在文武庙附近。
    哪知,因为正好赶上晚饭饭点,再加之有临近文武庙,两人刚入店,就发现店内位置早已经爆满,有本地的食客,也有慕名而来昌县参加清明庙会的外地游客。
    这可把老道士急红眼了。
    他可是一直心心念念着涮羊肉火锅,再配一壶温酒,那滋味,赛过做神仙,拿天庭神仙官职给他换,他都不愿换的。
    结果你却告诉他没位置了?
    今天难得见小兄弟心情好,请他一顿涮羊肉火锅!
    鬼知道错过今天后,下次复下次,下次再等小兄弟心情好,请他涮火锅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不甘心的老道士,等店小二转身忙着招呼客人后,他可怜巴巴看着晋安:“小兄弟,等下就快要宵禁了,老道我觉得不如直接换另一家咋样?哪怕口味差点也就差点了。”
    晋安看着老道士都快嘴角急出水泡上火来,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老道士心里的那点小心思,他倒是没有点破,只是觉得这老道士明明有时候很通人情世故,很人精,有时候又像个老顽童一样的幼稚。
    晋安见店内确实没位置了,正转身欲走之时,食客声音吵杂的大堂里,背后好像传来有人在唤他的名字。
    “小兄弟,老道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叫你唉?”
    其实,不用老道士提醒,晋安也已经听到了。他好奇自己在昌县熟悉的人并不多,是哪位熟人在喊他,莫非是冯捕头吗?于是,晋安转身望向声音传来方向。
    当看到其中一桌倚栏位置时,晋安朝老道士露齿一笑:“老道,看来我们的位置有着落了。”
    “倚云公子,想不到今日在此能再相逢公子。”
    “晋安公子,快一月未见,别来无恙。”
    跟晋安打招呼的人,是一名唇红齿白,眉目英气的仗剑温雅儒生。
    儒生与书生不同。
    其实若要区别也很简单。
    百无一用说的便是书生。
    儒生除了学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外,还要游历天下,战场杀敌,需要胸有浩然信仰。
    儒生身旁,还跟着一名老汉。
    那名老汉在见到晋安时,同样是朝晋安友善点头,可见都是相熟之人。
    眼前这名唇红齿白的倚云公子,正是那晚五脏道人为他仙人指路,然后下山碰到的正巧游历天下经过的儒生与驾马车老汉。
    “晋安公子好巧,晋安公子也是与友人来吃这家百年老店的用食?若是晋安公子正在发愁没有位置,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共用一桌。”
    唇红齿白的倚云公子,朝晋安指了指位置,温文儒雅笑说道。
    晋安道谢坐下,早已经暗吞口水,迫不及待的老道士,也赶忙坐了下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