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五十九章 关键路口  国潮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光所倾倒,她载歌载舞,又唱又跳。

    就连头一次用麦克风,都让她极为兴奋。

    但可惜的是,第一场演出尽管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但仍有不同的声音响起。

    有观众找到了主办方,点名说不喜欢张嫱的表演,希望她下一场别再登台了。

    就这样,张嫱在后续的几站中,一直没能再拥有表演的机会,这让她备受打击。

    回到京城之后,小姑娘甚至都不想出门见人了,着实萎靡了一阵子。

    后来还多亏了母亲所在乐团的同事们指点,张嫱才搞懂了她屡屡遭遇挫折的原因。

    那些专门搞音乐的叔叔阿姨都是这么说的,“哎呀,丫头,你唱的这些歌儿太流行了,大多数人哪儿接受的了啊?尤其是小地方的,非得被你吓着不可。像你这种唱法,只能去南方的一些音乐茶座里唱歌。因为那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接受外来文化比较多,只有那里的年轻人,才能接受你这种唱法……”

    要去南方吗?

    张嫱还真的动了这个心思,只是她也知道,这件事实在不切实际。

    且不说她还只是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法彻底离开学校。

    就是她的妈妈再开明,无论在奇装异服还是另类歌唱风格上再怎么支持她。

    也不会放心让她长期离家,独自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的。

    那该怎么办?

    难道京城就没有一方小小的舞台能够承载自己的梦想,任自己痛快的歌唱吗?

    不,还有的。

    马克西姆餐厅不也是像外国酒吧一样的地方吗?

    要不然怎么会有“七合板”乐队那样的前卫演出?

    除夕的这一天的年夜饭,张嫱终于下了一个决定。

    她在餐桌上开口母亲寻求帮助,希望妈妈能帮她联系一下马克西姆餐厅的负责人,看看她是否能在那里登台表演。

    还不光是年轻人对未来充满迷茫,中年人也是一样。

    这个除夕,来自美影厂的动画导演戴铁郎也没能够回沪海过春节。

    而是在京城的旅馆里焦急的等待有关他的动画片《黑猫警长》的一个重要消息。

    临近中午,制片主任终于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让人松了一口气——“绿灯”通过。

    只是制片主任郁郁寡欢的表情,不见丝毫喜气,仍然让戴铁郎感受到了这件事里另有文章。

    关上门一问才知道,果不其然,原来已经制作完成的五集《黑猫警长》是有条件获得放行的。

    美影厂暂时没有可能再继续制作像《黑猫警长》这样的动画片了。

    “为什么啊?”戴铁郎不可思议的询问。“这片子所有人看过,反响不都很好吗?尤其是孩子,没有不喜欢的……”

    “不是的,争议还是挺大的。有些专家对这样一种风格,这样一种形式,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过于商业化。”

    “商业化?我们追求的本来就是商业化啊。难道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不商业化吗?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弥补国内多集动画片的空白吗?”

    “日本是日本,咱们是咱们,我也解释了。可专家的意思,我们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民族风格,多拍水墨动画片这种强烈艺术风格的短片,才能在国外获奖。”

    “这是什么话?他们难道看不到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吗?我们要再不拍一些能让孩子感兴趣,产生共鸣的多集动画片,今后电视上就全是外国人的动画片了。不行,我得找他们好好谈谈。”

    “别别,老戴,你可别冲动。这已经是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你要太计较,弄不好咱们的一切成果就得付之东流。说真的,其实许多意见我都不想告诉你,就是怕你气坏了。像有人就提出,子弹怎么可能转着弯去击中一只耳呢?还有人批评咱们这部动画片过于血腥,情节故弄玄虚,给孩子的是一种荒诞教育。甚至还有人提出,咱们没有民族化。应该在黑猫警长坐的那个摩托上面贴一条龙……”

    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戴铁郎不禁痛心疾首,“哎,故步自封啊!这也太不重视外部环境的变化了。咱们美影厂一年只有四百分钟的产量,还得拍艺术化的东西,今后可怎么跟人家去争啊!”

    “那就不是你我能考虑的事儿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

    制片主任拍拍戴铁郎的肩膀,又看了看表,“老戴,咱们还是说点实际的吧。任务既然完成,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一起去火车站,看看能不能搞到明天回家的车票……”

    有人感受到桎梏,对此无能为力,然而有人却拼尽全力的要挣脱桎梏。

    1983年,从仪器厂破格调入儿童文学出版社的郑元洁,哪怕处处磕碰,但始终也没放弃追求按劳分配的可能,没有放弃把写作商业化的目标。

    为此,他竟异想天开的想办一本不登别人的作品,只登他一个人的作品的杂志。

    他认为必须如此,才能显现出他真正的价值来,拿到原本应属于他的稿酬。

    才能使他刚刚学步的儿子,搬出楼道内处处是“滋滋”冒气高压锅的筒子楼。

    应该说,在这个年代,郑元洁绝对算是有能力,又有勇气的文化创业先锋了。

    只可惜,大多数人是见不到别人标新立异的,哪怕不碍自己的事儿也不行。

    所以郑元洁越是着了魔似的为这事奔波,就越遭人耻笑。

    无论去了那家刊物的编辑组,他听得最多的一句回复,就是“郑元洁,你童话写多了吧?你说的那个,压根儿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就这样,郑元洁的“自不量力”和“异想天开”,使之沦为许多文人的笑柄。

    再加上他的小学没毕业的学历,简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为此,不只一个人曾公开指责过,说郑元洁纯粹是混进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