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节节走高  国潮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当然,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敬佩,有多少是感激,有多少是巴结,又有多少是畏惧或是屈从大势,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即将要当妈妈的松本庆子最近真称得上雍容华贵,风光体面。
    虽然美中不足的是,她这人孕吐反应比较大,这是最近让她很受折磨的一件事。
    但事业上百发齐放的好消息,却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她慰藉,为她提供了能让精神振奋的动力,有效降低了她的痛苦。
    帮助她不知不觉的度过了反应最激烈的这段时期。
    而这就是她个人独有的福利了。
    至于宁卫民,同样不遑多让。
    这次回到东京,他简直就是回来拿红包的。
    他要干的事情,说起来就一件——数钱!
    不为别的,就因为从1988年开始,日本已经彻底进入了一个信用扩张失控的狂乱时代了。
    首先,在日本央行“窗口指导”下,日本各大银行需要完成的贷款指标越来越高,这也就逼迫这些银行不得不采取越来越过分的非常规操作。
    这些所谓非常规操作,过分到了什么程度呢?
    过分到了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担保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本的各大银行不但开始把大量资金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个人和企业,甚至对于抵押品的价值评估也开始放松,尤其是对房地产。
    过去抵押一套房子,银行只放款百分之五十,现在则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
    而且随着房子不断升值,这种比例还在提高。
    银行还会主动给已经贷款的客户,询问愿不愿意再追加贷款。
    用三十年后的话来说,就是水龙头彻底拧开的“大放水”。
    已经不是你能接多少就接多少了,而是你想接多少就接多少。
    银行管够。
    所以现在的日本,无论是小公司还是个人,都能轻轻松松拿到低息贷款。
    而在这个股价、地价狂飞的时代,又有谁会拿这些贷款真的去做实业啊?
    当然拿到手后,就是去买股票,买不动产。
    其次,日本银行还不仅通过放贷导致泡沫,自己也直接参与制造泡沫。
    日本财团相互交叉持有大量的股票,整个日本股市有三分之二的股票都是公司之间相互持有的。
    光是这些财团控制的银行所持有的股票就占了将近一半。
    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尤其1988年初,日本还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银行手里持有的股票如果升值,其中一部分也可以记作当年的真实收益。
    这个准则换成通俗的表达方式就是——只要股价一直上涨,不管公司实际上赚不赚钱,账面上都是赚钱的。
    账面上是赚钱的,股价就会接着涨。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
    当时利率又是那么低,财团就融资借钱相互买对方的股票,使泡沫越来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总的来说,就是日本全国上下,无论何种层次,在信用泛滥的情况下,对于股票和不动产的追逐已经完全达成了共识。
    全日本都沉浸在高地价、高股价的幻想中,做着白日梦。
    人们深陷在狂热的拜金潮中无法自拔,几乎所有的资产,股票、地产、甚至连艺术品,高尔夫会员资格证都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层层攀高。
    相对来说,一直在降低的只有贷款的门槛和银行的利息。
    那么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对于泡沫绅士多么好的时代!
    鲤鱼跳龙门,一日暴富的事情比比皆是。
    像宁卫民一回到东京,很快就被吉茂父子又联系上了。
    不是他主动找人家,是人家主动找他。
    这对父子是真对得起他,几乎是感恩戴德的,又把住友银行的一千亿日元塞给了他花,利息只收2.5%。
    宁卫民几乎没有犹豫就又把这笔钱送进了股市,加上配资去梭哈了。
    而他买的股票也确实争气,尤其是阪和兴业,不经意间其总资产,包括商业票据发行余额在内已经超过了六兆日元。
    特金与指定金外信托的余额也高达六千亿日元,其中大半都是在股价高涨的前提下,证券公司与信托银行给与收益保证率的“握手”持金。
    因此阪和兴业的市值毫无悬念的超过了八千八百亿日元,开始创造新高。
    地价就更不得了了。
    这个时期,东京银座大街的房价已经达到了三十五万美元一平米。
    宁卫民名下的两处银座房产,已经价值高达四千万美元。
    说这个时候的日本,可以买下美国真的不是玩笑话了。
    所以关岛和夏威夷的大量旅游地产项目以及高级酒店都已经换主人了,变成了日本人。
    哪怕是欧洲国家,也同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