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此间村民确实极其淳朴,与人和善,任一个外来人步入此间,都会为此间的淳朴人情、清净风貌所迷,在此地流连忘返。
        而苏午置身于这般多‘淳朴乡民’的簇拥之中,却是念头高频运转,心神高度集中。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表面随意,实则严肃认真地对待周围村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依据自己思维念头‘拓印’下的那河道两岸诸多墓碑上的文字记载,相互结合,回应村民们关于桃源村风土人情的一些问题,
        一些问题他回应不上来,便以自己离开时年岁还小,没有甚么印象来搪塞过去。
        当有人询问他,关于桃源村外的见闻时,他便推说到来日请大家去自家饮宴,会在席上详说近些年来在外面的经历。
        如此种种得体应对,令他迅速为桃源村民所接纳。
        真个将他当成是曾经失足落水失踪的‘张娃子’。
        “儿啊,儿啊!”
        “我的儿!”
        此时,人群外传来阵阵呼喊之声。
        围在苏午身边的众多村民听得那阵呼喊之声,纷纷转头朝后看,从外至内,村民们一层一层地为一对夫妇让开了一条道路,那对夫妇满脸焦急之色,匆忙忙奔进人群包围之中,陡然见到面貌、身高与他们面貌、身高相去甚远的苏午,却都瞬时眼泪汪汪。
        妇人伸手轻抚着苏午的面庞,一双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苏午,似乎要将苏午的五官长相印入自己脑海深处。
        她喃喃低语“真是,真是我的儿……
        是我的张娃子!
        我的儿啊!”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我们老张家总不至于绝后,老张家后继有人啊!”旁边的半百老人也是嚎啕不已。
        ‘老张家’的三人围在一起抱头痛哭,
        围观者见此无不为他们感到高兴,
        有妇人甚至悄悄红了眼眶。
        苏午亦是一副终于见到父母、却见父母白发已生的悲喜交加之色,红着眼圈,紧紧抱着两个半百老人,默默流泪。
        他那般真挚的神色,最叫围观村民动容不已。
        有未出阁的女子见之心生怜爱,将自己的手绢递给对方擦拭眼泪。
        老张家的三个人抱头痛哭一阵后,终于在围观村民的劝慰下,渐渐平息了情绪,三人结伴往村西头有三棵桃树的自家走去。
        村民们看到三人结伴而行的背影,也是感慨万分。
        跟在老张夫妇身后,苏午渐渐止住悲喜交加之色,应付着旁边张母的唠叨——他与张母、张父的长相天差地别,对方却一眼就识出他是二人的儿子,
        此中自有因由。
        原因即是他在村头与众围观村民的一番寒暄应对,已经叫众多村民接纳他,认可他是‘桃源村人’。
        如此就悄悄引动了‘桃源村’之下流转的某种规律,
        使得张父张母毫不怀疑地认下了他这个儿子!
        这已经是‘村里人’身份为自身带来的一种便利!
        跟着张氏夫妇回到‘家’中,
        父母令他在家中安坐,二人说是要为儿子准备一顿好饭菜,他们出了堂屋之后,却未往柴房走,而是一起出了院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