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你是懂双标的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允诛杀董卓之后,天下诸侯多少都分出目光,暗暗关注着长安局势。
    十三岁的种平因救驾和献计之功,被征辟入朝,担任少府之职的消息。也随着这些细作的往来,逐渐传出长安,为世人所知。
    不过并未有多少人当真将这消息放在心上——
    一个十三岁的黄口孺子再聪慧能聪慧到哪个地步?
    救驾之功倒还有些可信,至于献计除董?
    多半是种辑出的计谋,不过将功劳推到种平身上罢了。
    不仅关外诸侯大多是这么想,就连朝廷之中,也有许多人抱着这种想法。
    种平完全没察觉到朝中某些人的异样眼光,这几天他正忙着给蔡邕求情和准备应付接下来的李傕郭淮之乱。
    王允很奇怪种平为何要为蔡邕求情。
    据他了解,种平与蔡邕只见过一面。
    他们二人见面时,便蔡邕在正在哭董卓的那一日,这两个人实在谈不上有什么交集。
    种平对蔡邕的了解并不多,他只是上辈子上学时读过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知道对方是东汉文学家,有个很出名的女儿叫蔡琰。
    硬要说的话,种平对蔡琰的关注还要高一点,毕竟《胡笳十八拍》是他会弹的几首琵琶曲里最熟练的。
    而他以前看过的三国文里,十个有六个男主会娶蔡琰为妻。
    如果蔡邕没死,蔡琰也许就能逃过被匈奴掳去的凄惨命运吧?
    种平虽然没什么大志向,但是力所能及的事还是想要出一份力。
    再说自己既然学过《胡笳十八拍》,那蔡琰也能算得上是自己的老师啊,师祖有难,自己不得救一救?
    救下蔡邕,让他把《汉史》写完,说不定高中必背古文里就又多了一篇呢?
    种平脑回路清奇。
    王允还是对种平有所偏爱。
    蔡邕下狱之后,百官为他求情的人有很多。连太傅马日磾都跟王允求情,希望王允能看在蔡邕才华的份上,让他把《汉史》续完。
    言下之意就是把蔡邕放了,罢免他的官职,让他安安静静搞学术就行。
    王允当时就表示不行。
    蔡邕都哭董卓了,你指望他思想能多正,他要写书搞不好就是误人子弟,我一定要给他砍了。
    然后种平也跟在后面求情。
    蔡侍中文才盖世,刚直忠正,是个大好人呐,难道能因为他一时冲动就将他以前的贡献全部抹去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允一听眼睛就亮了,他捻着胡子什么也没说。
    当天夜里,蔡邕就被放出来了,王允甚至默许他留在长安。
    种平: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处理好蔡邕的事之后,种平难得有段清闲时间。
    种辑一开始看着种平穿上官服,每天跟自己一起入宫,傍晚才回来,还有些不太适应。
    某天他上朝后,发现竟然有人暗地诋毁自己儿子是靠爹上位之后,种辑出离愤怒。
    什么叫我给出计谋,让儿子领功劳啊?!
    我有那个水平吗?
    你们说瞎话都不带打草稿的?!
    我儿子就是这么卓越,这么忠君爱国,咋地,你们不服?
    种辑撸起袖子就冲过去了。
    种平看着自己老爹那张肿起来的脸,又是心疼又是好笑,还有点生气。
    就也这点事儿,您至于吗?被说两句我又不会掉块肉?
    种平一边给种辑涂药,一边将那几个惹到自己老爹的倒霉蛋记在了心里。
    种辑哼哼唧唧。
    他冲得太急,没刹住。直接撞柱子上,撞掉了一颗牙,现在半边脸肿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种平心想自个儿老爹好像还在气头上,等他冷静下来估计就得愁自己明天这样该怎么上朝了。
    种平也挺愁,他发现自己离制定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明明一开始只是想赚点名望抱大腿躺平的啊……
    现在,现在王允也勉强算是条大腿,可问题是吕布加王允,实在不是对面李傕郭淮加贾诩的对手啊。
    至于自己,种平更难过了,自己就是条咸菜鱼,又闲又菜又多余,顶上去也就算个人头数……
    这要怎么赢?
    种平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李傕就带着十余万人杀奔长安而来。
    消息穿来,满朝公卿仿佛又回到董卓把持朝政之时,百官与刘协惊怖交加,惶惶然不知所措。
    王允当机立断,下令让吕布及李肃带兵应战。
    种平努力回忆李傕郭淮是怎么进入长安的,但他对这一节实在没有什么印象,因此也无可奈何。
    他只能确定既然自己都曾利用过吕布有勇无谋的特点,没道理智商更高的贾诩会不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