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2章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政令形成的过程。
    一个政令,要推行下去,最起码需要五年才能见效,因为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张居正没有拍着胸脯保证,这个政令会在短期内改变现状,但他能做的是,尽量让钱庄规范起来,持续不断的推行。
    张居正的办法,就是印税,在法定证券、有价证券、契约、借款合同等等凭证上,加盖印戳记,或者贴税票,以示纳税,契约合同,便具备了法律效力。
    大明会典修完了,税法附在了大明会典之上,可不代表税法不会进一步的完善。
    “那就依先生所言吧。”朱翊钧同意了这个办法,笑着说道:“二位明公以为呢?”
    “陛下圣明。”王崇古和沈鲤俯首说道,他们跟着张居正一起进了通和宫,但在燕兴楼关闭这件事上,却是一言不发,因为他们要说的早就写在了奏疏里,陛下把奏疏认真看过,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仍然要关闭。
    这已经是朕意已决的范围了。
    王崇古讲了讲王家屏回京之后在官厂推行工会的事儿,情况比预想的要乐观一些,官厂的问题,其实就是太过于封闭了,这种基本底色,就会让工会快速异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从王家屏领官厂诸事,开始了新一轮的清汰纳新之后,官厂变得更有活力了起来。
    甚至在王崇古看来,让官厂清汰纳新,比官厂创建工会,还要重要一些。
    而沈鲤则是把关于广州府、松江府的万国会的规划介绍了下。
    “这个万国会的想法很好,多办一下,各种奇物都拿来看一看。”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至于黎牙实说的,大明吃独食这件事,朕也没好办法,种地种不过大明,这不怪大明。”
    黎牙实说大明做生意刨根儿,吃独食,这有的时候,也不怪大明,是他们自己不争气。
    万士和还在世的时候,曾经试图给世界各个国家分级,就是讨论全球分工的那段时间。
    他打算,将一些大明用不到的产业,低利润、密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到海外。
    高附加值的商品加工、创新,大明腹地来做;低附加值的商品加工,则交给海外总督府去做;初加工和原料供应,交给海外番国去做;高危险工作比如矿工等,交给夷人。
    腹地、四方、六合、八荒,这样四个分级标准。
    在万士和的规划里,不属于大明总督府的六合八荒,最好全都种地养大明,海外,也不要有能威胁到大明的武力出现。
    但是最终,万士和放弃了这个打算,变成了今天这种吃独食的方式。
    万士和发现,哪怕是泰西,大多数人,种地都种不明白,很难承担起这种规划上的分工,反正大明人多,索性全都自己来就是。
    皇帝收回了关闭燕兴楼的敕命,京师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无数士大夫视为巨大的胜利,又阻止了一次皇帝的小小任性;
    而王谦又被骂了一轮,分明是自己无能,非要游说陛下关闭燕兴楼,简直是仗着亲爹是次辅胡作非为!
    当然钱庄的苦日子一下子就来了,京师作为印税的试点,对钱庄而言,跟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正如沈鲤讲的那样,走上历史舞台的富商巨贾们,将社会又切割出了块块来,朝廷管不住大明百姓,还管不住这些富商巨贾们?
    钱庄的东家们,听闻借款合同不贴税票,就会被稽税院踹门,六月一日起开始稽查,吓的魂不附体,立刻开始学习新税法。
    皇帝和太傅的规范经营,其实就是让钱庄依靠钱庄盈利,而不是让钱庄依靠抄别人家产盈利。
    六月一日才开始稽查,而六月一日之前,是旧事旧办法,六月一日之后,是新事新办法,给了适应政策的调整期。
    政策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摸索着向前,而大明第六次环球航行商队,抵达了琉球总督府的那霸港。
    如今的那霸港,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小渔村,整个首里府有丁口七十三万人,而那霸港就有四十余万丁口。
    四十万人的那霸港,即便放在大明也是一个大县了,几乎所有的前往大明的商船,都要在万国海梁经停,泰西的大帆船、前往倭国的三桅夹板船、从倭国来到琉球而后前往大明或者吕宋的奴船、从南洋前往大明的货船,所有的船只,都要在那霸港停留。
    刘吉披着大氅,站在船首,看着港口,感慨万千,他当年第一次到那霸港,是万历五年,他是山东密州人,是亡命之徒,确切地说是个十四岁的响马。
    十四岁的响马,多少有点可笑,但兖州孔府之下的山东,不做响马就是死。
    越靠近灵山的地方,越是地狱。
    海事学堂创办的时候,他因为水性好,被破格录取,成为了海事学堂的第一批舟师,来到了琉球。
    那时候倭国九州岛岛津家,咄咄逼人要琉球王室派遣质子前往岛津家为人质,还要老国王的女婿继位,不让尚久兄终弟及。
    在反复衡量后,尚久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跑大明做起了离线国王。
    尚久离开了琉球,琉球正式建立了总督府,尚久这一走,琉球迎来了新生。
    十多年前,那霸港就是个渔村,沿海根本没有泊位,全都是渔民晒的渔网。
    而今天,如今的那霸港的被无数的船帆笼罩,数丈高的铸铁吊臂刺破晨雾,水泥浇筑的弧形防波堤向东西延展,如同巨鲸拱卫着港湾。
    六座岗岩泊位伸入碧波,第三号码头旁停泊的两艘快速帆船。
    一艘正在鸣笛,这是带有四台升平四号铁马和螺旋桨的快速帆船飞云号,烟囱喷出的白汽惊起成群成群的海鸟,另外一艘是派往旧港总督椰海城军港驻防的战船,三层夹板,密密麻麻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