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9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敢将肝胆照汗青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足两万之数,这是重大军事失败,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第三次谋划攻打倭国,但被大臣所阻止。
    第二次弘安之役的失败,其实怪忽必烈,他太心急了。
    上一次被忻都所欺骗,第二次依旧用的是忻都挂帅,第一次的情况,都没有调查清楚,更没有总结任何经验教训,急匆匆的调动十四万大军进攻。
    十四万大军的进攻,统筹安排,绝非易事,但是忽必烈的使者被杀,恼羞成怒,愤怒之下做出的决策,就变得稀里糊涂了起来,上面决策混乱,下面的仗,自然打的稀里糊涂了。
    而戚继光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陛下对前线指挥大帐做出的决议,选择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
    “什么时候开打?”李如松是个急性子,他已经跃跃欲试了。
    胡元是胡元,大明是大明,忻都是忻都,戚继光是戚继光,胡元有自己的问题,大明当然也有问题,但是相比较之下,大明的问题都不是致命的。
    李如松已经迫不及待了。
    戚继光面色严肃的说道:“等,等我将令,李总兵,大战在前,切记要沉稳,军纪要严,尤其是作为高层将领,你就是大军的主心骨,绝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以轻功冒进。”
    “末将领命!”李如松只好俯首领命,风再大,浪再高,他也不怕,他比较怕戚继光的教训,怕辜负了陛下、戚帅对他的期许。
    戚继光总结了胡元战争的失败后,又紧了一紧大氅说道:“各营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击。”
    大帐中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戚继光最后的决定。
    一个山东大汉,即便是人到暮年,其身形依旧十分的挺拔,戚继光的双手放在大氅的兜里,眼神有些空洞,面沉如水,在堪舆图前不停地徘徊走动着,大帐之中,只有脚步声在不断的响起。
    戚继光在思考,每次大战之前,他都会思考一件事,如果我是敌人,如何对付来自戚继光的进攻和部署。
    “戚帅如果犹豫不决,我们可以等到来年四月,那时候信风再变,是绝佳的机会。”凌云翼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十分诚恳的说道:“陛下向来信任戚帅,即便是改变了作战计划,由今年推迟到明年,陛下也不会过多询问。”
    凌云翼看出了戚继光的犹豫,毕竟胡元进攻倭寇两次大败在前,大明军的进攻,尤其是在这个十一月份的时间里,台风的隐忧虽然不大,但仍然存在。
    大明的这次进攻,真的能摆脱那宿命般的神风吗?大明已经大获全胜,将倭寇从朝鲜彻底赶下了海,达到了预期目标,没有让倭寇上岸。
    倭寇依旧是个海岛上的狭隘之民。
    戚继光站定,侧着头伸出一只手说道:“不,倭寇新败,人心最是动荡,士气最是低迷,等他们过个冬天,再过个春天,把沿海的台垒修建完成,士气调整完成,大明军再进攻,就会付出更大的伤亡!”
    瞭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低声说道:“戚帅,风向变了,现在是西北冷风。”
    “好!”戚继光站直了身子,眼中精光四射,看着所有将领说道:“诸将听令,我做如下部署。”
    “李如松你领两个步营,一个骑营、一个炮营,外加水师三个营,乘船直击邪马台军港,在水师炮轰覆盖之后,立刻冲滩登陆,用最快的速度占领滩头,展开阵型,不得有误!”
    “工兵营要在两天内,恢复邪马台军港的船只通航,三日后,营垒深入城寨五里之外。”
    “马林、麻贵听令,你二人,率领两个步营,从釜山出发,至上对马港,进攻比田胜港,此处的浅茅湾适合登陆作战!”
    “我将亲率三个步营,对严原金石城严原港,发动进攻,这是对马国的腹心之地。”
    “祖承训、李舜臣,你二人带辽东军、朝鲜军,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对三处战线进行增援。”
    凌云翼等戚继光说完之后,将戚继光的将令再次重复了一遍后说道:“我补充一点,上船的火器,主要集中在李如松率领的奋武团营,该团营,攻打的邪马台军港是我大明修建,是唯一坚城。”
    戚继光看了看堪舆图,才点头说道:“我认同你的建议,集中优势火力,进攻邪马台。”
    “此战上对马岛和下对马岛,即便是无法战胜,我与马林二部,也可以掣肘对马国守军,迫使对方,无法对邪马台军港增援,只要拿下了邪马台军港,此战大明已胜。”
    “水师会封锁对马海峡防止倭寇增援,我再次强调一遍,对马岛多山少田,易于埋伏,各部严肃军纪,绝不可冒进,互相配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现在,诸将领调兵火牌,听我将令,全军出击!”
    “末将领命!”众将士终于等到了军令。
    万历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在鼓声和号角声中,大明军从釜山港倾巢而动,向着对马岛而去,帆船船帆遮天蔽日,披着晚霞的万丈金光,划出了一道道的浪尾痕。在军令之外,三路进攻的每一路都准备二十名天文生,三班轮换观测天象风向,若是有风暴来袭,立刻撤回釜山和固城方向,每一名军兵,携带了五日的炒面面粉,水囊、两斤火药等个人补给,而在固城港、巨济岛、釜山,囤积了两个月的军事补给。
    大明派遣了一百八十名海防巡检已经提前登上了对马岛,并且对金石城、邪马台金田城、比田胜城进行了全面的渗透。
    陈天德,大明水师海防巡检的瞭山,是陈璘的好友,曾经在三都澳私市案中立下了大功。
    在倭患肆虐的时候,陈天德的家人乡民,全部死于倭寇屠刀之下,而他本人,也被倭寇戏弄,甚至被弄成了阉人。
    他对倭寇只有恨意。
    即便是成为了瞭山,他依旧深入虏营,搜集情报,奏闻过倭寇在汉城制造的种种惨案。
    比如陈天德就亲眼见到,一个二十四人队的倭寇,占领了汉城周围一个三百人的小村落,在短短五天内,这二十四个倭人,就杀死了所有的男人、孩子,投入到了村口的井中,在十五天时间里,把所有女子玩弄至死,连井都装不下这些尸首。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