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九十七章 拿走你的银子,冠上我的名字!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骊州,再从长计议。
    “幸好,现在倭寇是大溃败,无法组织反击。”陈大成心有余悸的说道。
    戚继光看着众人笑着说道:“没事,损失不算严重,前线还有四万斤的火药,后方还有十一万斤火药,即便是固守,也能等到后勤补给。”
    戚继光、陈璘,陆海军主帅,都非常清楚,蓬莱黄氏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皇帝出宫游玩的幌子,蓬莱放着三十万斤火药,只要有需要,三五天之内,就可以补充到汉城来。
    而且,打完了忠州城,前线大军依旧有四万斤火药,省着点用,能霍霍几个月的时间了。
    大明军探索全火器作战,不是离了火药就不能作战了,相反离开了火药,大明军依旧对倭国是碾压的态势。
    当然,大明军的火药,一直是过饱和的。
    戚继光很重视后勤,即便是倭寇酝酿已久的突袭,并没有造成致命伤。
    “恐是内外勾结所致。”李如松面色凝重的说道:“火药库的防备素来森严,倭寇别说炸了,他找都找不到。”
    “火药库的位置是如何泄露的?防备森严的火药库,是如何被人混进去的?这些都需要仔细调查。”
    大明军高度依赖火器,自然对火药的防护十分周密,这事儿要是没有内鬼的勾结,绝对不可能做成。
    “交给凌总督就是。”戚继光面色凝重的说道:“我们要进行内部审查,正好趁着进攻的间隙,找一找是不是存在内鬼。”
    感情上,戚继光不能接受大明军出现了叛徒,但领兵作战,要将一切隐患排除。
    凌云翼非常生气,后果非常严重,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凌云翼派遣了自己手下客兵、带着辽东军一万人,抓捕了五万多人,严加审讯,但凡是能够接触到火药的人,连年过七旬的老人都不放过。
    挨个过关!
    凌云翼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儿,不是心疼那点火药。
    陛下有的是火药,十三处被炸毁,十五万斤火药放了烟花,不可怕,凌云翼怕是随军的商贾、驿传,他们泄露的消息。
    这代表着大明内部出了问题,真的搞出了不可接受的乱子和损失,建议绞肉机战法的凌云翼,就有了不可推卸的罪责。
    但调查的结果,让人出乎意料之外,是朝鲜人干的。
    确切地说,是朝鲜文武两班的漏网之鱼,伙同倭寇组织了这次行动。
    一应案犯人犯,全都送到了大明京师,包括了十七名汉人在内,这十七名汉人,全部来自辽东,他们是被波及此案之中的嫌疑犯,他们参与到了其中,但跟这件事只有一点瓜葛。
    距离忠州大捷过去了近月余的时间,来自松江府的神仙酒力拔头筹,获得了天下第一酒的美名,六月十七日这天,朱翊钧收到了来自朝鲜的捷报,忠州大捷和一堆的案卷。
    郑和当年在锡兰抓了锡兰国王,也是把锡兰国王父子,带回大明,防止皇帝以为他郑和胡作非为。
    把重大案件交给朝廷来审理,可以避免无穷无尽的麻烦,尤其是言官那张嘴。
    “按照奏疏而言,这十七名辽东军兵,也仅仅是跟这些文武两班余孽认识而已,这也要抓?”朱翊钧看完了奏疏,面色凝重的问道:“缇帅,审过了吗?”
    赵梦佑俯首说道:“审过了,确实仅仅是认识的关系,没有任何银钱的来往,三人负责招募力役,运送粮草,这力役招募,这些文武两班的余孽有些人脉,能帮上忙。”
    “实在是没想到他们如此胆大妄为。”
    北镇抚司审理出了一份新的卷宗,这十七名辽东军兵,连小时候偷看女澡堂这种事都交代了,没有收受贿赂,不存在任何主观故意,是为了完成力役招募。
    “十七名辽东军兵或多或少有点贪腐,最多的贪了近二百两银子的财货,但都跟火药无关。”赵梦佑告诉了皇帝,这十七名军兵,也不是很干净,仗着自己辽东军的身份,在朝鲜,拿了不少的银子。
    但不该拿的没拿,比如火药运输这种大事。
    “有人命官司吗?”朱翊钧询问道。
    赵梦佑摇头回答:“有十二人有首级功,最多的一个军兵斩了七名倭国,没有草菅人命的案子。”
    朱翊钧将所有的案卷看完,笑着说道:“那就放了吧,也别回辽东了,宁远侯的脾气可不好,丢了这么大的人,怕是要杀了他们,送吕宋,给国姓爷当总督府牙兵吧。”
    “缇帅,你说,这次火药焚毁,就真的没有大明势要豪右参与吗?”
    赵梦佑思索了片刻,还是摇头说道:“目前所有证据和口供表明,没有大明势要豪右参与其中。”
    “陛下,东南战火绵延千里,二十余年,造成的伤痛,可不仅仅是东南沿海,还有北方。”
    “当时朝廷不得不分出人力物力,在东南平倭,导致西北和俺答汗的冲突里,只能防守,不能进攻,某种程度上,俺答汗带领的北虏和倭寇,形成了对大明的南北夹击,让大明应接不暇。”
    赵梦佑四十多岁了,陛下不是过来人,但赵梦佑亲身经历过,他知道,那时候,大明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一副要完的颓废景象。
    那时候,已经是人心启疑了。
    哪怕是再忠诚的臣子,心里也会犯嘀咕,大明国祚是不是已经到头了?
    这也是张居正能够发动万历维新的主要原因,大明真的太糟糕了,糟糕到大家都认同变法,来让秩序继续延续。
    大明万历维新,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旧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们,他们本身都是老财,在万历维新中,获得了更多的财富。
    新兴资产阶级里,有七成本身就是势要豪右,比如松江府孙克弘一家,那都是传了千年的世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