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难独当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神汤下肚了。

    李时珍还特别指出,查宋代药典,就已经有铅邪入体,气滞血瘀,还有祛瘀解毒汤,但因为胡元入主,很多旧典都断了,自从解刳院设立之后,遍访大医,寻找旧典才算是补齐。

    经过解刳院对标本的研究,祛瘀解毒汤只是个安慰剂,没有什么作用,铅依旧会留在肾脏里。

    李时珍更是直言不讳的说,查太医院旧案,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小时候也喝过铅白霜为主的安神汤,而现在陛下没事,完全是因为大量运动加速新陈代谢有关。

    陛下尚武,把幼年时的铅都排了出去。

    这些都是坏消息,好消息是,自解刳院设立起,铅白霜就被革除在药典之外了,对这些汞、铅,金属类的药草进行了完全禁止。

    “陛下,发兵太医院,诛九族吧!”冯保面色十分沉痛的说道,只有这个解决办法了。

    “不用,要怪就怪南宋亡国了吧,毕竟胡元这百年,是万事凋敝,丫头呢,把丫头叫来。”朱翊钧没有同意兵发太医院,而是让人把王皇后找了过来,一时情急,朱翊钧连娘子都不喊了。

    怪太医院的太医吗?宋朝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东西是有害的,南宋灭亡后,很多过去形成的经验,并没有顺利传承下来,一如当初祖冲之父子的《缀术》失传一样。

    “参见陛下,陛下何事如此急切?”王夭灼匆匆赶来,面色凝重的问道,陛下素来淡定,泰山崩于面前岿然不动的雄主,从没有如此火急火燎的慌张。

    “你看这个。”朱翊钧把奏疏递了过去,他当然知道铅的危害,但他从来不服用什么安神汤,也压根不知道大明仍在以铅白霜入药,也不太清楚孩子们是不是服用了各种古怪的安神汤。

    王夭灼看完奏疏,反倒是松了口气低声说道:“啊,夫君勿扰,孩子们不用安神汤,都是直接揍,治儿就天天挨揍。”

    “为何?”朱翊钧松了口气,疑惑的问道。

    王夭灼笑着说道:“这不是尚节俭吗?这铅白霜置办起来太贵了。”

    “娘子胆大包天,居然揶揄朕!”朱翊钧见王夭灼如此轻松,还能说俏皮话,显然是真的不用这些安神汤。

    “其实不是尚节俭,是娘,太宠孩子们了,含在嘴皮怕化了,捧在手里怕跑了,这怎么能行呢?这治儿眼看着要到上学的年纪了,再这么娇惯,恐怕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天生贵人。”王夭灼整日里跟在夫君身边,夫君看的,她都看。

    阶级论第四卷的手稿,她已经看过了。

    朱翊钧可不是威胁张居正,他真的在写第四卷,他是皇帝,金口玉言。

    王夭灼真的是见识到了隔代亲,不光是李太后,陈太后也是,两宫太后宠溺孩子们,王夭灼也要一起宠,那才是纵容皇子成为祸国之主。

    王夭灼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笑颜如花,坐在了朱翊钧的身旁,低声说道:“潞王小时候可是个混不吝,仗着娘宠他,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夫君,因为夫君真的揍他。”

    “潞王六岁那年,往宫婢的碗里撒尿,让宫婢们喝,还说是赏赐,他权当是玩耍,结果夫君知道后,直接饱揍了他一顿,还专门跟他讲世宗皇帝被宫女刺杀的旧事,吓得潞王好几天睡不着觉。”

    “娘知道,也只说了句慈母多败儿。”

    小孩不知道对错,没有任何惩罚的时候,说教根本记不到心里去,其实李太后和陈太后也知道,慈母多败儿的道理,但就是舍不得。

    朱常治背乘法口诀表(秦代就有),就是不好好背,被王夭灼一顿饱揍,才肯好好背,彻底背熟,因为不认真做事,就会有惩罚。

    皇帝有点不太方便揍朱常治,因为即是父子也是君臣,而且朱常治作为嫡长子,这太子的位置几乎是板上钉钉,王夭灼就没那个顾虑了,王夭灼可不能看着自己儿子太子位,被别人夺了去。

    王夭灼入宫之后,陛下就已经是现在这种心性了,陛下的成长经历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那时候主少国疑,陛下肩负日月,江山社稷系于一身,压力很大很大,十岁就要装大人的样子活着,只有每五天,陛下在文华殿偏殿听她弹奏,才能放松一下。

    那时候,王夭灼在皇帝身上感受到的情绪就只有孤独,与世隔绝的孤独。

    但潞王这个混世魔王,可是皇帝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潞王监国,看起来没什么大的功劳,但国事处置十分得当,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潞王一清二楚,能把国监好,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潞王的成长经历,就非常有参考价值了。

    “陛下,那黎牙实又编排了三个谣谶。”冯保觉得黎牙实已经变成贱儒样子了,直接当着皇后的面,讲黎牙实的坏话,但凡是贱儒文官,全都要出重拳。

    黎牙实编了三个大明笑话。

    “几个?”

    “三个!”

    冯保将一本奏疏找了出来,递给了陛下。

    “他疯了?!”朱翊钧打开了奏疏,看完之后,一拍桌子说道:“日后编一个送他进北镇抚司住十天!这三个,给他住三十天,惯的他!”

    “不是会编排吗?让他可劲儿的编!最好待在里面不要出来了!”

    之所以不砍头,就是因为黎牙实说的实话。

    第一个笑话是:一个人掉进了护城河里,拼命呼救,没有人路过,当他快要被淹死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大声的说:我欠了十文钱的税!两个稽税缇骑,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立刻跳进了护城河里把他救了出来,并且令其补缴了税款。

    第二个笑话是:一个江湖大侠刺杀了一名晋商,因为武功高强,手段老辣,没有留下任何的证据,衙役、捕快轮流出动,都无法找到他的影踪,这晋商发了天价的悬赏,江湖豪客都在追缉,但始终无法找到,忽然,他就被捕了,因为他购买的兵刃,没有纳税。

    第三个笑话是:一个富商已经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交代完了后事,撒手人寰,忽然又睁开了眼,风风火火的跑到了稽税院,补缴了利得税,才回到床上躺下,放心离去,他已经用掉了两次豁免权,如果不交税,就会被抄家。

    这三个笑话讽刺的都是一件事,稽税缇骑明明是大明重要的侦缉力量,而且侦缉能力极强,可谓是无孔不入,死亡都无法避免,但稽税缇骑只管稽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