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七章 陛下不给的银子,碰都不要碰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二人可谓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没过两三天就混熟悉了,过了几天就成了知心好友,很快,王大公子就开始索贿。
    而且这还不是一杆子买卖,李杜才和王谦长期保持书信往来,并且每年输贿,少则百两,多则千两。
    李杜才不敢忤逆,但行事越发的嚣张,按照李杜才提供的书信收据等物,李祐恭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王大公子。
    王大公子在书信里承诺,放心大胆的干,出了事我兜着!
    杀害朝廷命官这种天大的事儿,别说王谦了,就是王崇古也兜不住。
    当初长城鼎建大案爆发以来,朝廷委派了李乐前往调查,王崇古的反应是收买,而不是杀人。
    杀人就是激化矛盾,就是鱼死网破,连个带罪立功的机会都不可能有,王崇古很清楚,杀害朝廷命官的恶劣影响。
    可以杀,只要你能扛得住追责就行了,曹操把汉献帝的伏皇后都杀了,不也没事吗?
    李杜才显然没抗住朝廷的追责,别说朝廷了,就连凌云翼的追责,李杜才都扛不住。
    “李杜才得带回京师,因为出现了新的情况,虽然九成九是被骗了,但还是要进行一番调查。”李佑恭略有些为难的看向了凌云翼,询问凌云翼的意见。
    凌云翼眉头紧蹙的问道:“如果不是王谦的话,李杜才会如何处置?”
    “他会活很久吧,毕竟解刳院里的标本也不算充裕要省着点用。”李佑恭有些不确信的说道:“这可是无比珍贵的耗材,解刳院一年都收不到几个标本,但凡是有点成果,还要被朝官们指着鼻子骂不人道。”
    解刳院的大医官们在重重阻力之下负重前行,医学进步的过程中的阻力,都被陛下硬生生的扛了下来。
    都觉得给申时行加的担子重,但谁想过,陛下身上的担子,又何尝轻呢?大明再次伟大的重担,陛下一力肩负。
    正月初一,朱翊钧在太庙祭祖,进行了述职报告,每年一次,从无断绝。
    “今年浪费了银子修了正衙钟鼓楼,都说这是奇观,其实是为了方便京师百姓生活所用,至少老远一看就知道了时辰,大明京堂两百余万人的时钟,不算贵了,朕觉得值得。”朱翊钧说起了十二月竣工的钟鼓楼。
    这东西有人弹劾是大兴土木的奇观,是浪费,但现在无论是摆钟、怀表,还是蛋表,价格都十分的昂贵,属于少数人才能消费的起的物件,造这么钟鼓楼,老远都能看到,听到钟鸣,就知道到了整点,勉强算是公共设施投入。
    朱翊钧觉得不亏。
    “朕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白银堰塞,现在海外一年输入六百五十万两白银,再加上远洋帆船的全球贸易,一年又有三百万银以上的流入,万历十二年、十三年,轧印银币才能达到六百五十万银的产能,到那时还会堰塞。”
    “唉,钱太多,有的时候也是一种烦恼呢。”朱翊钧又烧了一份关于轧印银币的困难和液压技术应用的工学书籍,拍了拍手,颇为自豪的说道。
    就把这太庙里的画像全都算上,除了朱棣不怎么缺钱之外,剩下的每一个,朱翊钧都可以站在银山上,对他们说一句,穷鬼!
    包括朱元璋!
    朱元璋结束了乱世之后,恢复生产生活,持续动武,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才算是阶段性结束,所以洪武年间,真的不富裕,不把北元的皇帝称号打掉,朱元璋这个皇位,他坐不安稳的,既然承诺了要灭北元,千难万难,都要灭掉。
    朱元璋完成了承诺,所以他才能完全的对下予取予夺。
    其实朱棣也不怎么富有,打仗是个很花钱很花钱的事儿,朱棣从官船官贸上获得的那点利润,全都用在了北伐之事上,算是彻底把北元汗廷,打成了北虏。
    朱翊钧就不一样了,他的银子堆积如山,还因为堰塞问题,这两三年内,都得堆在内帑里,而且越堆越多。
    “这些个大臣,尤其是大司徒王国光少司徒张学颜,把朕的内帑当成了调解白银流通的工具,真的是胆大包天,但朕又不得不这么做。”朱翊钧看着那么多的银子,无法用于投资,确实很急,但民间没有任何集体能承担如此规模的白银堆积,不再投入再生产的压力。
    因为随着流入,白银也在悄悄的变得不再那么珍贵。
    朱翊钧絮絮叨叨了许久,把万历十一年的事儿汇报了一遍,才笑着将最后一卷书扔进了火里,这本是《风流韵事集》。
    “有份八卦,烧给老祖宗们看看乐子,过年大家都一起乐呵乐呵,朕起底了那五十名贱儒干的那些脏事,这帮狗东西,是真的不知道羞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虽然看起来像是无事发生,但不过是嘴硬罢了,连菜户营的菜户都耻于给他们送菜了。”
    “让朕打了朕的军卒二十杖,他们这辈子都要活在耻辱之中,永世无法翻身!”
    风流韵事造成的影响,比朱翊钧想象的还要恐怖,毕竟都是言之凿凿,里面的内容十分的详实,而且这些个贱儒对救命恩人还要反咬一口,却没人到衙门里去告状,可见确有其事。
    这些人走到哪里都被戳着脊梁骨的骂。
    妖书掀起风力舆论,影响朝廷政令?这一套朱翊钧玩的真的非常熟练。
    朱翊钧做完了述职报告终于开始了正式休沐,朱翊镠已经长大成人,壮的跟个牛犊子一样,在跟熊廷弼摔跤角力,朱翊镠就比熊廷弼大一岁,这一岁根本无法形成碾压式的优势,但朱翊镠每次都能赢,毕竟这是潞王,熊廷弼现在是个白丁。
    骆思恭那种不思恭顺的轴人,也就那么一个。
    “把王崇古父子叫来,朕要问问他们,若是真的如同李杜才所言,他贪腐的那些银子,有大半落入了王谦的口袋里,那这个李杜才,就不能让他活着进京了。”朱翊钧看着李佑恭送来的密报,面色凝重。
    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但只要有这种可能,就得小心。
    李佑恭的密报是通过信鸽送回京师的,比驿传要快得多,用信鸽传递情报,是开海以后,在探索中寻找到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办法。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