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是他的职责,二十四岁,年纪太大了,祖宗成法没有严格的规定,但这个纳妃,纳的比陛下大七岁,多少有点不合礼法。
民间只有那些穷的没办法的人,才会把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子娶进门,女大三抱金砖,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这都两块半金砖了。
“大七岁而已。”万士和颇为平静的说道:“万贵妃比宪宗皇帝大了十七岁,多大点事儿,要不再找个大点的?要不然再多找几个?”
万士和唤醒了群臣们痛苦的记忆,先帝爷不管事的那些年,群魔乱舞。
祖宗成法多如牛毛,万士和作为大明礼法本礼,祖宗成法信手捏来,无论怎么骂万贞儿万贵妃是妖妇,那都是宪宗皇帝最爱的人,万贞儿死后没多久,宪宗皇帝忧思成疾,撒手人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是最美好的爱情幻想,现实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自古至今,宪宗皇帝都是皇帝中第一深情。
故剑情深的故事里,汉宣帝也没有追着妻子离去,反而对霍光器重有加。
海瑞立刻伸手说道:“大宗伯,年龄不是问题,不是问题!”
海瑞想到了一个人,三娘子,正好比陛下大了十七岁!这个话题赶紧揭过去,大七岁,不是个大事儿,玩儿,可劲儿的玩!
“还有个闺女,哪怕是领养的。”马自强的话说完,文华殿上极为安静。
李太后、陈太后为什么不喜欢周仃芷,年纪大、狐媚子,还有个拖油瓶,这个拖油瓶是国朝决计无法忽略的问题。
万士和眉头的青筋挑动了几下,母女同时入宫伺候一个人,万士和真的洗不动,大明国朝没这个先例,能摸到边的只有唐朝的唐高宗李治了,明承唐制。
作为中原历史上唯一一个登基的女帝武则天的夫君,李治宠爱一对儿嬖宠,韩国夫人武顺和魏国贺兰氏。
这个韩国夫人武顺是武则天的亲姐姐,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亲姐妹都是一个丈夫。
这个韩国夫人武顺在入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儿子贺兰敏之和一个女儿贺兰氏,这个女儿,就是魏国夫人。
也就是说武则天、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武顺的亲闺女贺兰氏,三个人伺候一个唐高宗李治,亲姐妹、亲母女,这福分能小了吗?
这可是个反面案例的典型,武则天后来直接称帝了,武周建立,唐朝差点就没了,这可是个历史教训,色欲迷心丢江山的典型。
能洗,但只能洗一点点。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到…”万士和硬着头皮,准备开洗,陛下想胡闹,张居正都不拦着,他一个投献派,准备拿出李治的旧事说道说道了,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挨骂的也是他张居正。
朱翊钧突然开口打断了万士和的施法,开口说道:“德妃民间的女儿,册封为公主吧,正好吕宋这次私市处置得当,殷部堂有个小儿子到了婚配的年纪,正好尚公主,算是亲上加亲了。”
朱翊钧并不是很喜欢十六七岁的丫头片子,清汤寡水的放不开,太素,再说了,拖油瓶的爹为大明战死抚顺,朱翊钧得缺德到什么地步,让这个忠烈之后、命运多舛的拖油瓶,跟着养了她七年的母亲,一起伺候自己?
大明军兵听闻这件事,朱翊钧这个皇帝形象,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拖油瓶他爹,是为你老朱家战死的,李治那点烂事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了,社会在发展,社会共识也在改变,风俗也在变,大明是个极其保守的朝廷,极其保守就是比保守还要保守。
万士和敏锐的把握到了重点,义女,这个有先例!
黔国公府在云南久镇,当初的沐英,可是朱元璋的义子。
换成义女,而后册封公主,然后嫁到吕宋总督府上,的确是在国姓的基础上,亲上加亲,也算是补上了吕宋总督府的一个短板,民间传说这殷正茂是宗室子弟,谣传的再多,不如认证过的公主嫁过去,这是名分。
洗的动,绝对洗的动!
张居正思索了片刻,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群臣们都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先生最近约束极少,朕总觉有些古怪。”朱翊钧看着张居正,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动着,这代表着皇帝在思索,他敲动的手指停下,满是笑容的说道:“朕知道了,先生在告诉朕,朕到底掌握了怎么样的权力。”
张居正最近的动作,根本就不是约束,甚至是在放纵皇帝使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力,那一对姐妹,周仃芷这一对母女,再加上张居正亲手送的妖艳女子画像。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朱翊钧见周仃芷可是在燕兴楼,冯保在外廷力量极为孱弱,张居正作为摄政首辅,他能不知道陛下在燕兴楼吗?所以,一切都在张居正的眼皮子底下发生,却没有任何阻拦之意,甚至在推波助澜。
张居正在告诉皇帝,陛下手中的权力大于封建礼教,这是张居正的根本目的,培养一个优秀的皇帝,振奋大明。
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权力有多大,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当然,也有可能迷失在无上的权力之中,像忘记了自己有安土牧民之责的遮奢户一样,忘记了作为皇帝的责任。
张居正希望皇帝能够适应自己的权力,掌控权力,正确的行使手中的权力,不能像稚童舞利刃一样,伤了自己,也伤了天下。
“先生真的是良苦用心啊。”朱翊钧回过味儿来,他总觉得最近张居正有些怪,原来怪在了这里,张居正做事目的性极强。
皇帝看着张居正,思索了片刻,对着冯保说道:“朕也没什么好赏的,正好今年的蟒纹鹤氅做好了,冯大伴,取来赐给先生,再额外加赐一百银,五十两金饼,国窖九瓶。”
蟒纹鹤氅,张居正有七件,其他的金银他也不缺,国窖更是堆满了酒窖。
朱翊钧也没什么好赏赐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朱翊钧肯给,张居正也不要,只能选择在物质上赏赐了。
“谢陛下恩赏。”张居正坦然接受,他就是这个想法,结果被陛下看出来了,陛下对自己的权力之大,有着清晰的认知,同时也不会滥权,这让张居正极为欣慰,即便此时致仕养老去,张居正也可以安心。
“赐一条五桅过洋船的船舶票证吧。”朱翊钧思索了片刻,又追加了一些,一条五桅过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