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天朝上国的根本伐无道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侯于赵、张学颜,特别在年终审计之后,指出了环太商盟对大明国朝经济稳定的巨大贡献,并且特别提到了三个总督府允许了大光明教的自由传教。

    在这之前,三个总督府并不允许大光明教的传播,至少表面上不允许。

    这件事折射出的是西班牙这个本土,对总督府控制力正在逐渐减弱。

    而三个总督府的统治阶级,正在寻求新的力量,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发生在西班牙身上的事儿,必然会发生在大明的身上,因为海洋这个巨大水体的阻碍,大明对海外总督府的统治并不如腹地那么强力,甚至还不如对三宣六慰强大。

    当大明衰弱的时候,这些总督府另谋出路、谋其自立,几乎就是必然。

    户部二位大司徒的意思也很明确,既然海外总督府的丢失是必然,那么就以掠夺利益为主,而非王化为主,王化也王化不出太多的结果。

    大明朝不能永远昌盛,所以,海外开拓,还是要以利益为先,而非仁义,哪怕是金山国,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分家了。

    这是户部的看法,若是问礼部的意见,礼部则完全不认同,因为从琉球、吕宋总督府的成功而言,大明可以对海外总督府完成王化。

    朱翊钧当然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并且不打算调整当下大明开拓国策。

    二位司徒见陛下听明白了他们话外音,就没有多说,陛下在海外开拓上,从来不心慈手软,倭奴、夷奴生意,甚至是朝廷推动的。

    张学颜眉头紧蹙的说道:“两广巡抚两广巡抚刘继文、广州知府万文卿,请求组建西洋商盟,即蒙兀儿国、锡兰、古里、忽鲁谟斯、天方、亚丁、摩加迪沙、麻林、莫桑比克、吉福等国、总督府,组建新的商盟。’

    “臣不是很看好这个西洋商盟,缺乏白银,这个商盟就是组建起来,也无法长久。”

    永乐开海,七下西洋,转了一圈,没找到大明想要的东西,大明急需要的白银,在西洋并没有多少,现在框架的贸易,已经完全满足需要了。

    按照刘继文和万文卿的说法,夷奴、昆仑奴这些人力,为西洋商盟的主要驱动力,但这种人力是完全不可控的,而且产出是不稳定的,并不适合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

    缺乏一般等价物的西洋商盟,就非常的缺钱。

    “试一试嘛,成了就成了,不成就算了。”朱翊钧还是觉得可以试一试,大明现在有这个容错的余地。

    侯于赵仔细斟酌的说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继文和万文卿的想法是,由西洋商盟发行西洋通行宝钞,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交易媒介,这样一来,就是西洋通行宝钞出现了信用危机,学了金债券,烂掉也就烂掉了。”

    “户部仔细研究了这个想法,判断不可行。”

    “纸钞全都是债,都是依托于信誉,广州府发行西洋通行宝钞,最终还是依托于大明朝廷和陛下的信誉,如果破产,最后还是消耗朝廷和陛下的信誉。”

    侯于赵不认可广州府的想法,或者说更加保守的大明朝廷,无法容忍这种行为。

    印钞发币,下放到地方衙门,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权力这东西就是这样,一旦放出去,再想收回来,难如登天。

    比如货币的发行权,到现在仍然是以工部的宝源局为主,而非户部的宝钞局,宝源局轧印银币、铸造铜钱,人们普遍更加认可银币和万历通宝是货币,而非宝钞。

    户部这个管钱的衙门,却管不到钱,一直在寻求拿回这个权力的机会。

    “还是不要让地方衙门发宝钞了,如果真的要用宝钞的话,可以使用黄金宝钞。”朱翊钧思索了一番,笑着说道:“毕竟,发行到海外的宝钞,是不用兑现的。”

    张学颜和侯于赵互相看了一眼,在王谦戳破这个谜题之前,其实户部和陛下一样,非常担心吕宋宝钞和黄金宝钞合流后,导致宝钞超发可能引发的信任崩塌。

    王谦直接戳破了谜题,吕宋宝钞从来都没有兑现过,这就是地方理政经验、实践的重要性了。

    户部堂上官,在这之前,并没有实际上接触过海外宝钞的具体运作。

    这些蛮夷从大明拿不走一厘白银,他们拿来的宝钞,只会兑换成各种货物回去,当然,一旦大明失去了商品优势,那白银也会顺着航路,流向海外。

    对于大明是否可以一直保证商品优势,二位大司徒信心十足,只要不是兵荒马乱打的你死我活,就一定会保持商品优势,当然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这点白银流失,都是小事了。

    历史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汉朝时候是丝绸之路,唐宋是海上贸易。

    朱翊钧和二位司徒商量了很久,最终确定了明年宝钞的发行量,会从一千二百万贯,增加到一千七百万贯,其中五百万贯,用于西洋商盟的运作。

    当然,即便是西洋商盟运作失败,朱翊钧也不会认为是刘继文、万文卿无能,而是自然禀赋差异导致。

    在张学颜离开后,朱翊钧又召见了几位大臣,把前奏疏上,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厘清,完成了今天的考成法考成,他没有留中不发,也没有刻意忽略。

    一天的上磨结束,他拿起了放在一边的杂报,看了许久。

    李佑恭因为刚刚接手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职位,总是有些手忙脚乱,比如这些杂报整理,就不如冯保来的称心如意。

    李佑恭呈送的杂报,没有进行详细的筛选,导致有些乱。

    这里面有十几份杂报,都让朱翊钧看的眉头紧蹙,如果冯保来办,一定不会把这些呈送御前。

    “李大伴,你知道为什么有人愿意把银子给了这些笔正,写这些没人看,味同嚼蜡的文章吗?”朱翊钧把那十几篇杂报,都递给了李佑恭问道。

    “该杀。”李佑恭想了想,给了一个十分直接且暴力的答案。

    冯保交接工作,当然交代过李佑恭,这些杂报该怎么筛选,但李佑恭觉得,陛下应该看一看这些家伙丑恶的嘴脸。

    李佑恭有自己的风格,他和冯保完全不同,他是万历维新中长大的少壮派。

    冯大伴有些太温和了。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