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七章 京都  犁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于是,袁绍于阵前和刘表缔结了盟约,相互罢兵,他将战事中吞并的江夏、襄阳等数地全数返回给了刘表,然后带着主力回转到了豫州,并移兵于颍川。
    
    前些日,他麾下大将张郃刚刚拿下广成关。
    
    广成关是颍川进入河洛的必经之路,有此关在手,袁绍至少可以保豫州不被卷入兵火。
    
    虽然袁绍撤兵撤得及时,但他还是明白之前江夏一战还是给豫州这边带来巨大隐患的。
    
    在人员损失上,前后大半年的征战中,烟瘴、刀兵、虫蛇先后带走了豫州三千多核心武士。
    
    这些武士都是袁绍的基本盘,是在豫州境内有庄园和部曲的。
    
    从绝对数字来看,袁绍损失的好像还能接受,但实际上,江夏之战对他的威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要知道,损失了三千胜甲,并其他步卒无算,但结果呢?
    
    除了拿了个义阳三关,战争中获得的一切都被赔掉了。就是抓获了一些荆州的武士又有什么用?收益不能弥补损失啊。
    
    这个时候,袁绍也发现了自己这个武士体制的一个巨大问题。
    
    那就是只能赢,不能输!必须要不断对外获得胜利去满足中下层庄园武士们的胃口。
    
    这倒不是这些人多贪婪,而是这个体制决定了武士们每一次出征就必须有所收获,不然家中的庄园一定破产。
    
    但战争又不是儿戏,谁能保证每一次战斗都是胜利呢?所以袁绍的这个庄园武士体制具有重大的系统缺陷。
    
    现在袁绍已经明白了,但又能如何?此时他还能靠着这个体制攒出个五万胜甲,荷戈十万的武备来,没这个体制,他袁绍直接完蛋。
    
    所以袁绍就更加不能让京都落入到泰山军手里,他必须要将战火烧在京畿,让泰山军陷入到京都战事的泥潭里。
    
    但同时,袁绍又不背水一战和泰山军决战,因为他担心刘表会报复自己。
    
    自己先前在荆州的战事中,杀了一个刘表的儿子,两边可以说是结下了血仇。
    
    这一次能媾和,也是因为刘表自己也打不动了,要缓一口气。而一旦自己将主力放到北面和泰山军决战,那保不齐这刘表就要不顾祖宗的反对,直接偷袭自己。
    
    袁绍正是考虑到了这点,才在将大部分疆土送还给刘表后,依旧占着义阳三关的原因。
    
    他怕!
    
    但事情的悖论就在这里,正因为他袁绍还占着人家的咽喉,人家心里也不安稳,明白自己只是暂时后退,所以只要刘表有最起码的军事概念,他也会趁着自己兵力虚弱的时候,反戈一击。
    
    这不是人家多险恶,而是人家也要生存。
    
    但袁绍又能如何?将义阳三关交给刘表?他对刘表没那个安全感。
    
    于是,事情就这样拧巴着一步步向前走。
    
    而京都那边呢?
    
    他们对于袁绍的处境了解并不多,只是看到袁绍的大军已经出现在了广成关外,随时可以北上支援京都。
    
    只要他们这里守住京都,泰山军顿兵城下,袁绍大军北上,两边里应外合,大事就这样办掉了。
    
    和公卿们的高枕无忧不同,这些日子朱儁是真的夙兴夜寐,辗转反侧。
    
    长子的死已经让他悲痛欲绝,京都内的复杂情况则让他更加心力憔悴。
    
    那些公卿们都是袖手空谈,嘴里好像已经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了,但实际情况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
    
    朱儁是长年在一线战场上的,对于这些年关东朝廷精锐的消耗是非常清楚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