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40章 新想法  重生之世界首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刘强砸钱做外卖,真的是为了靠送外卖赚钱吗?”蔡咏信反问,嘴角勾起一丝洞察的弧度,“外卖业务本身,尤其是他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短期内甚至长期看,都注定是亏损的巨兽。他图什么?”

    他自问自答,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兴奋:“引流!精准的、高频的、高粘性的流量!京西的核心根基是什么?是电商!是京西商城!

    刘强把京西快送打造成一个超级流量入口,用低廉甚至免费的外卖服务,把海量的用户牢牢吸附在他的生态里。用户在他那里点外卖,自然就会习惯性地在他那里购物!这才是他真正的杀招外卖不赚钱,但他通过外卖引来的流量,在其电商平台上产生的巨大销售额和利:润,足以覆盖一切亏损!他在用高频打低频,用外卖这个‘矛’,刺穿用户心智,为他的电商‘盾’源源不断地输血!”

    蔡咏信的分析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马芸眼前的迷雾!对啊!外卖本身的盈亏只是表象,背后是流量入口的争夺,是用户消费习惯的塑造!

    这才是刘强不惜一切代价掀桌子的根本目的!他在用外卖这把尖刀,切割阿里最核心的电商版图!

    蔡咏信往前倾了倾身,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想想,陶宝每年在营销宣传上砸进去的几十亿,投在各种广告位、活动补贴上,看似覆盖了海量用户,可真正能沉淀下来的高粘性用户有多少?大多是看个热闹、领完券就走的‘过客’。”

    她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语气加重了几分:“这些钱,与其撒胡椒面似的到处撒,不如一股脑儿投到用户身上——就像刘强做的那样,用实实在在的补贴做外卖。用户点一单外卖能省几块甚至十几块,这种‘即时受益’的体感,比看十次陶宝首页的广告都来得强烈。”

    “你想啊,当用户打开咱们的外卖软件,每次下单都能感受到‘划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早上在这儿点杯豆浆,中午点份炒饭,晚上点些水果,一天三次打开的频率,比他们一周逛一次陶宝的频率高多了。”

    蔡咏信抬眼看向马芸,话里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些通过外卖攒下来的流量,可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他们习惯了在咱们的生态里点餐,自然会顺手点开旁边的陶宝入口——今天点外卖时看到推送的洗衣液打折,明天想买件T恤时,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同一个APP。这时候,流量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几十亿的营销费,换成外卖补贴,既能让用户真真切切感受到实惠,又能把高频的外卖场景和低频的电商消费绑在一起。到时候不用咱们费劲吆喝,用户自己就会把‘点外卖’和‘逛陶宝’当成一回事。刘强能用外卖当矛,咱们凭什么不能用它当桥?这座桥,一头连着用户的日常需求,一头连着陶宝的货架,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马芸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蔡咏信看在眼里,语气放缓了些,却更添几分恳切:“你还记得三年前那场双11吗?

    咱们花了七个亿请明星站台,五个亿买热搜,结果新增用户转化率还不到15%。可你瞧刘强现在,用户在京西快送上下单三次,就会收到京西商城的定向优惠券,转化率硬生生飙到了38%。这就是高频场景的魔力——用户在点外卖时的放松状态,比被动看广告时更容易接受消费引导。”

    她忽然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指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你看那些便利店,为什么24小时不打烊?不是靠卖关东煮赚大钱,是靠高频的‘随时能买到’让用户养成习惯,等他们需要买酱油、买电池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家店。外卖对咱们来说,就是线上的便利店啊!”

    “咱们手里的牌其实比刘强好得多。”蔡咏信转过身,眼神亮得惊人,“支付宝的支付生态、菜鸟的物流网络、陶宝的商户资源,哪一样不是现成的护城河?现在缺的就是把这些串起来的线——外卖就是那根线。用户用支付宝付外卖钱,自然会多看两眼余额宝的收益;菜鸟给外卖骑手配装备,顺便就能优化电商包裹的最后一公里;陶宝商家入驻外卖平台卖预制菜,等于多了个展示窗口。这盘棋活了,刘强那点补贴根本不够看。”

    马芸喉结动了动,终于开口时声音带着点沙哑:“可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即时零售’这回事,从零做起,怕是要跟京东快送正面硬刚。”

    “硬刚才好!”蔡咏信拍了下桌子,“他刘强敢砸钱,咱们就敢砸体系!他补贴十块,咱们就补贴八块,但送得比他快半小时——菜鸟的站点覆盖密度是他的1.8倍,这就是咱们的底气。用户要的不只是便宜,是便宜加方便。咱们把‘陶宝外卖,快过急单’做成口号,用物流优势对冲补贴成本,既能控制亏损,又能打出差异化。”

    她忽然笑了,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叠数据:“我让团队做了测算,要是把明年30亿的综艺冠名费砍掉一半,再腾挪15亿的搜索竞价补贴,总共30亿投进外卖,能覆盖80%的一二线城市用户。按现在的转化模型,这些用户能给陶宝带来至少120亿的额外营收,净利润足够填上外卖的窟窿还有得赚。更重要的是,半年就能让用户形成‘点外卖上陶宝’的条件反射——等刘强反应过来,他的流量池早就被咱们凿穿了。”

    马芸拿起数据报表,指尖划过那些跳动的数字,忽然想起十年前决定做天猫时的场景。蔡咏信的话像颗火星,点燃了他眼底沉寂已久的锋芒:“那商户端怎么动?餐饮老板怕是不信咱们能做好外卖。”

    “简单。”蔡咏信递过另一份方案,“先从陶宝上的食品商家下手,让他们把预包装食品改成外卖套餐,用‘开店即送流量扶持’的政策拉第一批入驻。再挑五十个头部餐饮品牌,咱们出钱帮他们做数字化改造——从接单系统到后厨动线,全按阿里的标准来。等这些店在外卖平台上单日破万单,不用咱们说话,全国的餐馆都会挤破头想进来。”

    她忽然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却带着穿透力:“你还记得当年跟EBay抢市场吗?咱们靠免费策略撕开了口子。现在道理一样,只是战场从C2C搬到了即时零售。刘强想用水漫灌的补贴圈地,咱们就用生态网的优势精耕。等用户打开陶宝APP,既能点奶茶,又能买球鞋,还能缴电费,他们还会记得京西是什么吗?”

    马芸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手机里正好弹出京西快送新融资的新闻。他忽然笑了,把报表往桌上一放:“明天让张勇过来,就说阿里要开‘新厨房’了。”蔡咏信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知道这场关于流量入口的战争,从这一刻才算真正打响——而他们手里,正握着最锋利的那把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