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6章 新方向  北派盗墓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行军锅!
    如果摩尼教首领仇道人当年得到了方腊宝藏,那就不会缺钱!更不会在记事砖上留下“恐囊中羞涩”这几个字,
    所以梅梅砸开那些铁锅,血亏百万,一无所获,就是因为那是后几年的事儿了,并非是宣和年间方腊埋的。
    宣和之后便是靖康。
    而这个倪从庆是宣和元年造的反,很快便失败了,
    靖康钱是1126年才开始铸造,所以那批铁锅没有出靖康钱,因为从时间线上说,真的太短了。
    都怪那个说书先生!
    他当时一句起义军的“九缸十八锅”,对我产生了误导。
    此起义军非彼起义军!二者规模无法相提并论,仇道人和倪从庆的起兵规模,连方腊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方腊那是搜刮了整个杭州,他当时留下的绝不是那些破铜钱儿,而是真正的“金山银山”。
    还有之前提过的那段话,在苦思一夜后,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生擒腊及伪相方肥、妻邱、子亳二太子等凡五十二人。亳二太子,其子之号,于梓桐石坑中杀贼七万,招来老幼四十余万,复使归业,四月二十六日也。”
    这是童贯传中的描述。
    可韩世忠传中有个别地方描述不同。
    比如提到有一句“贼深居岩屋为三窟”。
    这就有矛盾的地方。
    我之前去探过那个方腊洞,和韩世忠传中描述的不太符合。
    首先那地方小,如果我没记错,那地方洞口呈倒梯形,高两米多,上宽和下宽都才一米多,进洞只有那条狭窄的入口,藏几百个人都费劲儿,别说成千上万人了。
    再者,三窟应该是指洞内环境复杂,可能有三个独立成形的洞?或者三个入口和出口,这样更符合方腊的作风。
    另外,史料记载。从方腊战败到被抓中间有些时间,如果他当时身边带着自己的妻子宰相加护卫官兵那么多的人藏在邦源洞,吃饭喝水都是大问题,那山上的水源只有一条小溪,一旦被围困,就彻底成了死地。
    方腊起义过后,邦源洞改名成了威平洞。
    历史上改名都不是瞎改的。
    “威平”二字,背后含义不言而喻,虽然现在又叫成邦源洞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