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清楚,到时候其余的方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马院士在周易办公室说道。
周易说道:
“好,这些资料,我会抓紧看,现在有什么关键性的技术我又能解决吗?”
看着欲言又止的马院士,周易还是先说出来了。
毕竟都带着几百号专家前来渝高院了,周易自然而然要主动问问,主动把他们融为一体。
至少他们走的时候,留下的学生能够支撑起大局。
马院士说道:
“有,之前周易教授研究6G,不是设计了很多种天线吗?”
周易说道:
“没错,确实是如此,怎么了?”
马院士说道:
“周教授也应该清楚,
五代机上电子设备很多,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天线,比如:雷达、通信、导航、敌我识别、电子战天线等。
其中,多数天线是需要天线罩的,这些天线罩技术要求高、结构复杂、设计和制造难度大。
从战斗机的发展历程推衍,我们设计的六代机上还会有天线罩,而且天线罩的要求会比五代机更高,技术难度更大。
所以我们想要利用隐身雷达天线罩减缩雷达舱的雷达横截面RCS,为飞机前向雷达隐身做出贡献。”
周易说道:
“马院士但说无妨。”
马院士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周教授之前设计的天线,我们经过改良可以用在六代机之上,但是天线罩还需要重新设计。
这里面涉及到了新的数学算法、数学模型、不同天线罩的理念设计图。”
“六代机的隐身强度比起五代机,要求只会更高,随着技术的发展,
六代机面临的探测设备将覆盖雷达、红外、光学、激光灯多种频谱,
从P波段到KLa波段的超宽频段,
所以拓宽隐身频段、隐身频谱是六代机必须发展的隐身技术。”
关于高隐身技术,马院士就说了好几种,除了雷达之外,还有各种周易不知道的。
隐身技术能够带来的优势很大,简单的可以说为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先敌脱离,
甚至使战场单向透明,呈一边倒的态势。因为战斗机借助隐身性能的庇护,
完全可以在雷达的有效探测/跟踪距离外与之交战,通过发射中远距空空导弹,对尚在接敌过程中、甚至根本没能发现本机的战斗机实施打击。
不仅如此,六代机还可随时根据战场态势,调整本机与四、五代机之间的距离,
以回避与其可能的近距格斗空战,并伺机再次对其实施视距外打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考虑战时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单从平台自身性能的角度来讲,四、五代机将很难与六代机正面对抗。
周易把这些想清楚之后,说道:
“没问题,这方面技术我也有一些拓展,只是没想到能够应用到第六代机方向。”
二人继续交流了一会之后,马院士才带着心满意足的心情离开。
周易果然名不虚传,很多东西一点就透,甚至还能拓展。
比如在加强六代机反隐身的理念,从通信、波动等很多方向进行入手,
涉及反隐身的装备,而当初周易涉及的通信技术就是很好的原理。
开普勒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当初遗留下来的纯数问题现在竟然被应用到了军事领域。
而且还是史诗级的改变。
理论的设计远比其余的重要,这属于降维打击。
一旦这种反隐身装备设计出来,全世界战斗机的隐身能力将会如同虚设。
到时候对于整个世界的战斗机来说,恐怕将会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除非他们也能掌握这种战斗机,不然制空权永远是大夏国优势。
这些也是周易当初研究6G的时候,与开普勒周易定理进行了联想才想出来的。
只是一时间没想到可以应用在哪里。
现在涉及到了六代机,周易才发现应用的地方是这里。
至于六代机的发动机问题,周易可以解决其中的数学难题,但是其设计问题,还是得看马院士他们的。
当马院士回到了房间之后,立马给首辅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这项技术的诞生,将会让大夏国的空军在很多年之内处于优势,甚至永远领先全球。
只要航空母舰够多,到时候大夏国的航母与战斗机也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反隐身技术与隐身技术可不仅仅用于战斗机呢。
要是天空母舰制造了出来,这种战斗机也不会落伍。
就算是落伍,还能售卖给其余国家。
怎么都不会亏。
这一切都源于周易对于数学理论的认知与应用,
当初不努力啃下开普勒猜想的证明过程,不绞尽脑汁的做6G,也无法发现这些了。
现在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理论成熟、技术成熟当然可以往军事领域延伸与应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