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发源地丹淅。没有了秦人的干扰,黄歇带着几个人凭吊了楚王先祖。丹淅之地城邑众多,但由于秦人贬抑商贾,这条道上几乎没有商人通过。邑人看到如此庞大的商队,开始以为是某处盗贼,处处鸣金报警。好在这里是楚国故地,大家还能沟通商量。黄歇说明自己乃是楚公子,并出示了楚王族佩饰后,邑民打开了城门。商队挑选了其中较大的一座居住。虽然这座城邑是周围比较大的,但逆旅的条件相比平原地区差了不少。房舍低矮潮湿不说,还四面漏风,屋顶漏雨;食物也不周备,其他服务更谈不上。众商人和家人只得自己动手,四下采购粮食和佐料,打火做饭。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山地里行走,体力消耗很大,每日行走不远,见了稍大的城邑便去联系投宿,便与不便,服务是否周到,都已不在考虑之列。如此几天之后,大家进入了丹水谷地,依山而建的武关,赫然在目。
尽管一路前行,都是秦国土地,但只有进入了武关,才算真正进入了秦地,之前只能算入秦的楚地。秦人占领楚地后,一般沿习楚地风俗,秦国的特色还不明显,一路行来总算顺利。遥见武关后,大家的心情才真正紧张起来。
秦人的商业活动较不发达,除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外,秦地四塞的地形,也阻碍了它与关外相通。黄歇率领的这一支五百人的商队,驾着五十乘车,在山路上颠簸,无论革车还是辎车,损耗都特别大,车上的货物必须防震,诸如陶器、首饰之类,很难运过来;需要罐装的液体货物,运输也十分不方便,途中损耗极大。众商人本来很有心劲地要开辟楚、秦之间的商路,见到这一局面,只能摇头叹息。
武关是秦军防御的重要关隘,是丹水谷地的防御中枢,驻扎着大量秦军,设有完备的行政机构。而丹水谷地,史称”商於之地“。商於之地虽为交通要道,但耕种条件却不是很好,田地主要分布在山坡上,耕种和水土保持都十分不便,乡邑并不是很多,人口也不繁茂。
在盘曲的山道上,突然出现一支庞大的队伍,自然引起关上秦军的警惕。商人还在十里之外,就能听到报警的鼓声。
1秒记住博仕书屋:www.77z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77z5.com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