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郝浪曾在这个世界上奋战过一段时间,所以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以后、至少是两三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每个任务世界都可能会有细微的不同,可根据标准世界以及群像世界一直以来的惯例,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太可能改变的。
比如在这个世界里,郝浪就基本可以肯定那种巨大的、类人型的钢铁机器人会是未来战争的主力,所谓当代的宇宙战单兵Mobile Armor在那种机器人面前只能是炮灰。
他如此确信。
但,他无法让艾丽卡和他也一样确信,或者说艾丽卡从一开始就不太认同他的观点。
“类似人型的新兵器?”艾丽卡听着郝浪的描述,越听眉毛皱得越紧,最后忍不住道:“类人型兵器的开发早从AD.时代就有人提出,但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有很多技术难点无法攻克。再加上仅凭作战兵器的角度讲,把武器特地塑造成人形并不具备实际意义,而且还凭空会在战斗中增加很多问题……”
“问题肯定是有的,但未必不能解决。”
郝浪摇摇头,竖起一根手指道:“首先,AD.时代提出的方案是基于AD.时代的环境进行讨论,当时的专家也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所以当时无法攻破的难点,可能换到现在早就已经迎刃而解,毕竟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科技进步也不是一点半点。”
“但……”
“第二,塑造成人型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郝浪又竖起一根手指:“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往常我们制造主力兵器还是停留在传统思维的角度,以高效、廉价、易于批量制造为基础目标,以此才开始设计。但现在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不要把新一代的兵器当成战争里的一个组件,而是让它们作为每一个都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自我优势的主体。”
艾丽卡因为郝浪的话怔了一下,疑惑道:“你想说的是……”
“我想说,就如我刚才所讲的,如果有这样一件兵器,它展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我放大后的十几倍呢?”郝浪挑眉,随后伸手指了指自己:“放大十几倍以后的我出现在宇宙里,然后凭借我个人的武艺,不依靠海量的集群作战,而是极度强调个体。虽然我的数量可能没有那些Mobile Armor多,速度可能也没有它们快,但细节上的灵活度它们肯定比不上我,因为像Mobile Armor或者所有这一类的兵器都太依赖惯性了,这是优势也是劣势,它们以此提升了直线运动上的极速,却也永远不可能像一个人那样限制在小范围内跳舞。”
“「AMBAC机动」……确实,如果能实现的话,单从同等体积下的局部灵活度和小范围高频率变向考虑,塑造成人型在宇宙里应该还算合适,要是在地球,那可能就会是兽型。”艾丽卡沉吟起来。
她说出了一个郝浪听不懂的名词,但没关系,听不懂的郝浪可以微笑,反正他此刻轻轻点头的样子分明是在说‘我就是这个意思’,而艾丽卡也没办法分辨。
“相同技术条件下,没有什么兵器是完美的。每一个属性上的优势必然会代表另一个属性的劣势,当然如果察觉到劣势,我们可以继续开发,把原本技术上的对等拉开,可那样一来理论上其它类型的兵器就也可以进步,所以这种讨论无意义。”郝浪抿了一口放在自己手边的速溶咖啡,咂咂嘴,道:“其实我们需要选择的只是适合自己的东西,可能在联合看来以他们的财力物力人力,便宜又好用的Mobile Armor最适合,但我想对别的势力……比如奥布来说,想走的应该不会是这种消耗路线,毕竟奥布并没有那么多资本可以和人对拼。”
“所以要走精兵路线吗……你认为你口中的巨大化人形兵器,会是以后的‘精兵’?”艾丽卡无意识扣动着桌面,紧盯着郝浪的眼睛。
“只是一种猜想罢了,您也可以理解为瞎想。”郝浪耸耸肩,随即笑了笑:“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真的能把我放大十几倍,然后在技术上保证我的状态,那么我绝对有信心在空旷的宇宙里用一场战斗把小于一百台的Mobile Armor干趴!”
“看来你对自己战斗上的能力很自信……”
艾丽卡若有所思地看了郝浪一眼,然后摇摇头,道:“但你要知道,就算你说的兵器真的有可能出现,也不会达到将你本人完美放大的程度。机械始终是机械,做不到和人一样灵活,尤其是在情况多变的战场上,想要让驾驶员一边攻击一边根据可能出现的危险对自己驾驶的兵器进行姿态上的微调,这操作难度太大,光想想我都觉得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
“所以,我也没说真的要让这样的兵器一台在战场上打败Mobile Armor的一百台啊。”郝浪摊摊手,道:“能一台换掉MobileArmor四五台就算不错了吧?至于驾驶上的难度,现在都还只是猜想,等实际制造出来才会知道难不难……还是您认为,现在制造的那些战机就已经把驾驶员的驾驶能力运用到极限了?”
“联合舰队的Mobile Armor之所以泛用,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驾驶员资质的要求还不算离谱,所以一直以来联合军方的Mobile Armor驾驶员数量都还算稳定。”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