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天后,皮氏那边来报,有家四千七百余户迁至安邑,多老弱妇孺,皆难胜兵。其家人者,亦从龙门渡河,皆遣至蒲坂。
张禄让公大夫派出五百人,前往蒲坂迎接家人。然后通知解县,把存在县里的余粮运到蒲坂,接济上郡的来客。
每修好一段道路,张禄就计一次功,到现在已经计了三次功,几乎所有的人员都有立功表现,可以复一人前来,有的人甚至可以复二人。张禄和公大夫都不清楚,这次派出的是以那几次的立功表现为准。
移民到皮氏的家庭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皮绾不敢直接让他们下到安邑,那样只怕大多数人都要倒毙在路上。他先在皮氏安排了劳役,以此为由头给这近五千户人喝了一碗粥。张禄让皮绾就在皮氏处理相关事宜,不必前来风陵渡。
最惨的是那数千立功人员的家属。他们不归皮氏安置,必须到蒲坂报道;而沿途县邑都无法提供食宿,他们只得依靠自己可怜的干粮,并沿途挖野菜补充,徒步走完从皮氏到蒲坂这二百多里路程。好在他们还都算是壮劳力,不像那些移民,多是老弱,虽然艰难,但终于在五天后到达了蒲坂。在那里已经等待了多日的迎接人员,接到这批家属时,都忍不住失声痛哭。
其实这批迎接的人员也没有粮食。由于他们不在工地,每天送到工地的粮食都没有他们的分。解县的粮食运来后,由于运粮途中的消耗,已经所余不多,他们也不敢吃,硬抗着等待家人到达后,才一起举火。
蒲坂准备的营地就在城外。现在天气炎热,在野外宿营倒也没有什么,只是蚊虫叮咬有些难受。交谈中大家知道,这次发遣的,只包括前二次名单中的人员家属,第三次立功人员名单到得晚,还没有安排上。迎接的人向新来的介绍了工作的内容,表示没有什么难度,只是夯筑要出好大力气,还要细心,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漏过一处夯土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