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头,狠狠说道“今晚给我加练。”
曾离责怪小表情的模样看的余道好笑不已,典型的口嫌体正直。
下午接着拍明宪宗的故事。
“五场,一镜,一次,action。”
李雪建接着说道“先皇没有治世之才,皇叔在位期间也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以至于朕登基时父辈给他留下的就是一堆烂摊子,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叛军丛生。
当时,大明的朝堂上多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幸运的是朕并不像先皇一般任人唯亲,喜欢享受被人奉承的感觉,登上帝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势大的宦官。
王纶被斩、钱溥被贬、门达因罪过被处罚“论斩系狱,没其资巨万”。惩罚奸佞的同时,明宪宗朕提拔有才华的人,李贤则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总的来说,朕大刀阔斧的改革朝堂,昏庸无能之辈统统被罢免革职。他还为被冤枉的少保于谦平反,并追赠他为特进光禄大夫等爵位,赐其在墓边建祠堂的殊荣,亲自题名为“旌功”。
不仅如此,朕还承认了自己叔叔的地位,并没有因皇叔曾将自己的太子之位罢免而怀恨在心,内忧解决了,可外患依然存在,尤其是西南一带叛乱不断,
朕并不单纯的使用武力而是刚柔并济,该打的时候狠狠的打,该抚慰民心的时候耐心的安抚百姓,朕封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带领大明将士们征讨广西瑶族的叛乱,最后成功将这场“涉及到百万人生机”的叛乱平复了下来。
次年荆襄之地的毛里孩叛乱,朕选择了解毛里孩地形的平胡将军朱永为主帅,几个月后明军取得大捷,荆襄地区的乱匪不仅被平定,匪首石龙等人还被朱永擒拿,一战定乾坤。
除了以上的功绩之外,朕一生中最突出的历史就是几乎剿灭了当时的女真族部落。女真族部落来自高山草原,部队骑兵个个骁勇善战,曾有一句话这么说“八旗军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当时,女真族的族长与族人对中原的富庶格外眼红,每年都会三番两次冒犯明朝的疆土,扰得明朝边界的百姓民不聊生,朕很清楚若是女真族一日不除,对于大明的威胁就增加一倍。
但女真族的实力很强大,仅凭明朝的一己之力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十分机智地拉拢了邻国的几位盟友,比如与辽东半岛紧挨着的藩属国朝鲜。
明朝集结五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女真人,左路出浑河、右路出鸦鹘关、主力出抚顺,总兵官为赵辅、辽东总督李秉为副总指挥。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女真族就被击败了,毕竟女真族再强悍也抵不过人海战术,其部落壮年男子几乎被杀光,只留下两百多的老少妇孺,至此女真族再也无法对大明构成威胁。
朕的登基与种种举动挽救了大明王朝,可以说为后来的皇帝扫清了障碍,尤其是军事上的障碍,也成功的为大明延续了几乎160年的安定生活!”
李雪建说完,余道感慨道“那我便明白了,您带领着一众盟友几乎剿灭了女真族,女真族便是清朝的前身,
清朝满族则是皇太极在位期间后改的名字,面对这位几乎剿灭了自家先祖的男人,满清选择了不遗余力地抹黑您,也就见怪不怪了。”
李雪建皱眉说道“你是说后金得到了江山?”
余道点头说道“是的,炎黄子孙最屈辱的时间段就是被满清得了江山之后,不过幸好有后世那位伟人,当然他们对您的抹黑也是不遗余力。”
李雪建哈哈笑道“只要炎黄子孙过好,对朕的抹黑无所谓了,一切留待后人说吧,那你说说他们都对朕有哪些抹黑?”
余道回忆了一下才说道“像“与掖庭嫔妃以至侍女宫婢”、“媚药及房中术”、“僧人向宪宗进秘术”等等,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抹黑您与其侍女万贞儿之间的关系,
清朝史官恶意编造两人之间有不伦之情,甚至还将这段“私情”编纂到《明史》之中,让您遗臭万年,除此以外,满清还抹黑您偏信宦官汪直,并称汪直心狠手辣、无恶不作。”
李雪建淡淡笑道“事实上朕对万贞儿始终都是尊敬的,因万贞儿陪伴朕度过了悲惨的童年,她于朕就像母亲一般,并没有满清所说的那般无耻,其次汪直并未有过一丝一毫越界的举动,甚至称得上老实忠心,可以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余道笑道“成王败寇,不过就算满清不遗余力地抹黑您,但您所作的一个历史功绩却是无法磨灭的事实,足见朕是个好皇帝,
后世有一句话,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相信后人会一一对各代帝王做出客观的评价的。”
本来剧情正式结束,姜闻正要喊卡。
随后就看到李雪建缓缓转过身体,感慨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姜闻正式喊过。
随后便是热烈的掌声响起,李雪建切切实实把朱见深的一生在短短的话语中表现了出来。
补拍完零碎剧情,李雪建正式杀青。
拍完明宪宗的故事便开始拍摄朕刘彻的说故事。
关于朕的故事,大多没什么争议,有争议的也只是巫蛊之祸与李陵的事。
“六场,一镜,一次,action。”
余道上前问道“武帝,后人对您与始皇帝一并称为秦皇汉武。”
陈保国豪迈笑道“看来朕的一生还是值得的,说说吧,你想知道什么事?”
余道上前问道“大部分没什么可说的,无可争议,我想知道三件事,第一件,您为什么非要攻打匈奴,据后世统计,攻打匈奴是伟大的,是成功的,到但是也耗尽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国力。”
陈保国哈哈笑道“为什么要打?朕就告诉你为什么,早在大汉建立之初,匈奴就是中原王朝的重大威胁,数次南下攻城屠邑,掠夺人口财物,高祖曾亲率30万大军北上,也被匈奴击败。
随后,大汉忍气吞声,文帝和景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解匈奴的袭扰,尽管颜面尽失,可是边关依旧时不时受到骚扰。
朕登基之后,向匈奴发动了反击,历时44年。主要有三大战略反击,分别为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共歼灭匈奴15万人,俘虏10万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