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20、世家的侧夫人 五  炮灰的人生2(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小满闭上眼,耳边忽然响起少年时期那个诊疗室里的机械音:“消除‘过度共感’症状。”

    然后是他自己颤抖的声音:“……不……不难过了。”

    可脚趾蜷缩,膝盖发抖,身体记得一切。

    而现在,这些即将出生的孩子,不会再被迫否认自己的感受。他们不需要学会假装开心,不必压抑泪水,不用为了“正常”而割舍真实。

    他们是被这个世界等待了四十年的答案。

    “我们打开吧。”小满忽然说。

    林昭一震:“还没到临界点!系统可能不会允许!”

    “可它们已经醒了。”小满盯着舱体,“我们不能再用‘标准’去衡量生命的权利。就像当年没人有权决定我该不该共情一样。现在,也不能由算法来决定他们该不该出生。”

    他走向主控台,输入指令:【手动唤醒程序启动。责任承担者:小满,实验体#07。】

    下方弹出红色警告:【权限不足。需三位原始研究员联合授权。】

    小满笑了。他掏出手机,拨通视频通话。

    启明出现在画面中,身后是“阿宁信箱”数据中心的无数荧屏。

    紧接着,林昭也接入。

    最后,一个苍老却清晰的声音响起??陈砚。

    “我来补上最后一票。”老人说,“我是宁七的导师,也是当年签署逮捕令的人。今天,我撤销那份判决。”

    三道身份验证通过。

    系统沉默了几秒,终于回应:【授权确认。生命唤醒程序启动。倒计时:72小时。】

    警报声缓缓响起,灯光转为柔和的蓝色。十二个舱体同时开启恒温循环,液氮排放,压力调节。屏幕上,脑电波曲线逐渐活跃,心率模拟器开始生成节奏。

    小满站在中央,看着这一幕,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深切的归属感??仿佛他一生跋涉的意义,就是为了此刻的到来。

    72小时后,第一声啼哭划破寂静。

    不是来自产房,而是来自科学史上最孤独的诞生。

    “种子01”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双深邃的蓝,像极地天空初融的冰湖。护士没有立即抱起她,而是蹲下身,轻声问:“你现在希望我做什么?”

    婴儿没有哭,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然后微微张开手指,像是在邀请。

    护士含泪微笑,轻轻握住那只小手。

    接下来的日子里,其余十一人陆续苏醒。他们不像普通新生儿那样哭闹不止,而是表现出惊人的安静与观察力。他们会盯着人脸看很久,仿佛在读取什么看不见的信息;当某位工作人员隐藏悲伤时,总有孩子伸手抚摸他的手臂,嘴里发出柔软的咕哝声,像是在说:“我懂。”

    研究人员记录下无数惊人瞬间:

    > 两名“种子”隔着 incubator 对视三分钟,随后同时微笑,脑波显示高度同步。

    > 一位清洁工因儿子病重落泪,路过“种子05”时,孩子突然伸出手,准确指向她口袋里的照片,并发出清晰的音节:“爸……疼?”

    > 最年长的“种子12”,在听到小满讲述自己被电击的经历时,眼角滑下一滴泪,尽管他从未学过哭泣。

    专家们震惊不已。这不是简单的共情增强,而是一种**跨个体的情感直连**,近乎心灵感应,却又基于真实的神经共鸣机制。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有人提议隔离观察,以防“不可控进化”;有人主张立即立法保护,承认其为“情感原生人类”。

    小满只说了一句:“他们不是怪物,也不是神。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只不过,他们生来就活在我们努力一生才能触及的真实里。”

    半年后,“真实学校”迎来第一批特殊学生。

    教室没有讲台,只有圆圈坐席。每天早晨的第一课,仍是《看不见的界限》。孩子们学习如何分辨“我想安慰”和“你需要安慰”;练习在别人难过时不急于行动,而是先问一句:“我可以靠近吗?”

    一位家长分享经历:她带“种子03”去探望住院的祖母。老人不愿多谈病情,强颜欢笑。孩子安静地坐了一会儿,突然爬上床,把耳朵贴在奶奶胸口,闭眼聆听。几分钟后,他说:“奶奶,你的心在说‘好累’。我可以陪你不说话吗?”

    老人当场失声痛哭,三十年来第一次说出:“我真的怕死。”

    与此同时,“回声归还计划”扩展至全球。曾经的心理矫正营旧址,陆续改建为“静默花园”??没有纪念碑,没有控诉墙,只有草地、树木、流水和可供独处的小屋。人们可以走进去,对自己说过话,对逝者说话,对曾经的自己说话。

    某天夜里,小满独自来到最初的禁闭室。他坐在地上,背靠着冰冷的墙。

    “我记得你。”他说,“你让我学会闭嘴,学会低头,学会把眼泪咽下去。但你也教会我一件事??再黑的地方,只要我还敢呼吸,就不算彻底失败。”

    他停顿片刻,轻声哼起一首童谣。是他母亲在他五岁时唱过的,后来被列为“情绪诱导高危曲目”,禁止传播。

    歌声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微弱却坚定。

    当他唱完最后一个音符,头顶的灯忽然亮了。不是系统启动,而是老旧电路自行导通,仿佛这座建筑本身,在回应他。

    回到基地后,他收到一条新消息:

    > 【匿名用户X-9527】:我女儿是“蓝眸世代”,昨晚她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不喜欢爸爸回来,但你在笑。”我吓了一跳,想否认。可她接着说:“没关系,你可以不想他回来。我只是告诉你,我看到了。”

    > 我抱着她哭了好久。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孩子太敏感,是我们不敢承认自己有多复杂。

    > 系统评语:真实,才是亲子关系的起点。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