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煮枣张唐军  长平长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见陈四一再坚持,春申君想了想,道:“就依陈兄!”随即出门,呼来一家臣,令其择一百楚军,旦日出发,前往煮枣。
    
    两人欢宴,至夜方散!
    
    次日,陈四一行六人,在家臣的带领下,进入军营。营门前,一百楚军已经整装待命。略等片刻,一名商人模样的人来到营前,与家臣见过礼。然后一声令下,部队出发。
    
    家臣向陈四介绍说,那名商人经常往来煮枣间做生意,熟悉道路。陈四询问商人,煮枣目前情况若何。那名商人答道:“自冬未之出也,勿得有闻。”
    
    煮枣和陶邑之间,是一片片湖泊沼泽之地,商人小心翼翼地沿着前人踩出地道路行走,不敢稍有偏离,哪怕曲折萦纡,也不敢截弯取直。陈四跟在后面,目之所及,道路仅依稀可见,看来这条道往来人员不多,道路情况复杂。张唐选择这样一个地方,还是很有眼光的,大军肯定进不来。但问题是,他怎么出去呢?走了大半天,终于在日落前进入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商人道:“出矣!前方城池乃煮枣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极目眺望,果见天边隐隐约约有一处城池。但令陈四感到奇怪的是,并无大批军队存在的迹象。赶到离城约十里处,渐渐出现田亩,耕种得颇为粗放,几乎就是撒下种子靠天收。田亩的另一边,一座不高的城池。城池外面,有几座军营绕城而设。
    
    当这支小部队到达田亩边缘时,已经有一队秦军从田间小道上往这边过来。见楚军也从杂草丛中钻出来,秦军都立下脚步,引弦控箭,为首一人用官话喝道:“何人擅闯军营?”
    
    陈四赶紧出来,用秦音问道:“敢是张将军否?”
    
    对面那人听到是秦音,也改用秦音回答道:“对面何人?”
    
    陈四道:“敝陈氏,行四,愿报将军,将军必知矣!”
    
    那人道:“姑俟之!汝等且坐!”
    
    于是陈四招呼楚军都坐下,自己准备上前搭话。那人道:“未得令,客未得前也!”陈四只好退回去。
    
    不多久,一名军使飞跑过来道:“有请陈君入城。其所随者皆入营安置!”
    
    那人这才让陈四过来,同时对楚军道:“且随入营!”
    
    楚军司马道:“吾等但坐于此候之!”
    
    那人走过来,用官话道:“即有命,愿入营,姑敬一饭!”司马可能听说有饭,就命楚军皆起,但坚决不走在秦军前面,只跟在秦军身后而行。秦军并没有为难楚军,到了一座军营前,请楚军入营。司马固辞不允,只在营门百步外休息。秦军见状,也不勉强,只带着陈四等六人入城。
    
    张唐是穰侯的旧部,自然知道陈四是谁,早早在城门口相迎。两边一见,依稀认得出来,张唐立即把陈四请到府中。上堂后,张唐不及叙礼,急问道:“大夫何令?”
    
    陈四道:“军何其少也?陶之情何如?”
    
    张唐道:“煮枣,小邑也,军众则无粮,但以五千兵驻之,皆精壮也。余皆令归农。”
    
    陈四问道:“楚人在陶,犹得归农乎?”
    
    张唐道:“楚但据于陶,乡邑并无所据,是以归之无碍。是冬也,臣奉命伐魏,先得济阳。忽闻陶为商人所卖,急归救之,已为楚人所据,无能为也。然彼亦念同盟之义,归泾阳君之灵。欲返济阳,已为魏人复据,攻之不得。乃隐于此也。”
    
    陈四道:“将军在煮枣,何不报咸阳?”
    
    张唐道:“有使者自咸阳来,凡吾所为,皆得其允。俟吾定于煮枣也,彼乃归,尽以其情报咸阳,未敢晚也。”
    
    陈四好像有印象,秦国是派出一名使臣,命陶邑讨伐大梁,以惩戒魏军救援邯郸。但使臣是否复命,则不太知道。现听张唐所说,大约并未复命,在路上遭遇了意外。
    
    陈四没有再纠缠于这些细节,道:“左庶长已出邯郸,将入于陶,命汝迎之于道。未之得也,遂命臣寻之。今观将军众甚寡,恐未能领命!”
    
    张唐道:“吾潜于煮枣,待命也。既有王命,不敢辞。大夫其助之!”
    
    陈四道:“将军入煮枣,其有楚军至乎?”
    
    张唐道:“未也。陶之至煮枣,泽国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