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吕神棍点点头继续道。”家父去了梁山几次,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而这种时候,一名奇异的男子拿着清夫人的竹简来找家父,而这个男子就是嫪毐,嫪毐粗俗不堪,就连字都认识的不多,想要在大秦谋取一个官位,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家父不去梁山夏宫,太后却找上门来了。
那日家父并没在官署,而是去了咸阳宫,太后就在家父书房等待家父,朦胧中竟然有了睡意,突然之间,后庭杂役居住的地方,想起了一连串的笑语和惊赞,太后走到窗下看去,一颗心顿时突突乱跳,一个长着满面胡须的汉子,光着身子站在杂役群中,一个车轮正在围着他飞转,那车轮中竟然是一根硕大的男人物件。
太后的眼力极好,眼看那玩意儿青筋暴涨,绝不是障眼法的方士术法,等待车轮静止下来,那东西还在上面敲打了几下。
而就在这时,众人一哄而散,却是家父带着我归来,赵姬也赶紧伏在案几上睡了过去。
“所以,吕不韦就将嫪毐当成了自己的替身送到了太后身边。”将闾冷冷道。
吕神棍点点头:”家父也实在没有办法,秦赵虽然有胡风,寡居的太后和外臣私通屡见不鲜,但是家父却是大秦的宰相,总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而且,一个三十岁的青春少妇!寡居在深宫,而家父和赵姬并不是无情,赵姬本来是邯郸赵国贵族之女,本来就和家父有婚约,但碍于家父不是官身一直没有完婚。
而这种时候,先父和先王异人交好,而异人却喜欢上了赵姬,家父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将闾脸色阴沉,微微点头:“往下说吧!”
“一冬过去,太医按照惯例给太后诊脉,却陡然发现太后竟然有了身孕。”
而这时候,太后也传出了旨意给丞相府:“内侍嫪毐,忠勤任事,擢升给事中,等同庶长爵,留掌太后宫事务。”
当时是家父和太后同时摄政,而家父也感念清夫人的恩德,也就同意了封给嫪毐爵位。
转眼之间就过了三年,秦王政已经二十岁了,做了七年的秦王,而这三年之中国事还算平稳。
虽然没有亲政,但是而且对用人决策,诸般政务一概不过问,但是秦王却时时的关注着秦国的变化,而秦王和家父同时察觉到,稳定的朝局有一种巨大的危机在逼近秦国。却让他感觉到束手无策。
而最让秦王感觉到难过的就是太后。
这三年来,太后做了很多事,每一件事都让嬴政感到了难堪却又无可奈何,而最让他感觉到愤怒的是,梁山夏宫中的内侍嫪毐竟然不是一个阉人,是个假内侍。
当时秦王将御书房中的一切事物全都砸了,但是暴怒之后回味过来,也就原谅了太后。
战国民风奔放,王后在大王死后和大臣交好,各国王室全有,本来就是一件寻常的事。
而且,太后正当盛年,没有和秦国将军大臣交好,也是在顾忌他这个秦王的颜面。有一个假内侍总比和大臣交好要好上许多,何必斤斤计较。
所以,秦王政叮嘱赵高,嫪毐之事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就让他当个真内侍也就算了。
但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长时间,摄政太后竟然连番升嫪毐的官职。
就连家父也惊愕起来,更是感觉太后做事没有法度,身为一国之太后,毕竟不是民间女子,有一个内侍侍奉再身边,何苦如此张扬。如果这件事传扬开来,岂不是让天下耻笑。
但这件荒唐的事情还没过去,家父又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后和嫪毐竟然生了一个儿子,已经秘密移居雍城旧宫,着意回避咸阳耳目!而且,这件事竟然被秦王也知道了。家父心中惶恐,派我潜入雍城,查看真假。
第0460章 郁闷的蒙恬
荧惑之石的星核已经被火媚儿取出来,月神也在蒙恬的中军大帐中调养伤势。
五千黄金火骑兵将荧惑之石团团包围,就等着上面的热量散去,陨石变得坚硬如钢,即便是在有什么阴谋也没办法在上面刻字。
蒙恬已经站在荧惑之石的旁边三日之久,太子将闾这一奇计,无疑又粉碎了复辟势力的一个巨大的阴谋。
本来对在陨石上刻字,营造天兆蒙恬并不以为然,身为一个大秦太子,身为百万大军敬仰的青龙上将,身份贵重竟然还玩这种诡计。
但是亲眼见到梦灵仙子突如其来,蒙恬也醒悟过来,这种天兆你不利用就会被别人利用。如果真让他们在上面刻上不利于帝国的谣言,中原腹地必定人心浮动。
也会给北上抗击匈奴留下一道阴影,中原不宁,在外的将士也会心中不安,而这种不安会直接影响到军心。
而更让蒙恬心中惶恐的是,自从扶苏被驱逐出咸阳,皇帝陛下一道旨意,九原的权利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而这个变化,却是因为拥有皇室血脉的皇长子扶苏,已经从一个千夫长变成了监军。监军这个职位,已经算是朝中的大臣了。
虽然扶苏当上了监军大臣,对于蒙恬的将权没有什么影响。在整个战国和大秦的军权体系之中,将权都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只要大将从皇帝陛下手中领取了掌军虎符,军中任何的从员或者臣子,都要受到大将的节制,而军权号令是不能干预的。都要无条件的服从大将命令。
而监军这个职位,更是在帝国军队中罕见,是一个临时的职位。
跟随嬴政皇帝这么多年,身为他最信任的将军,蒙恬对嬴政的心思很清楚,扶苏没有帝王之才,却有权相之能,让他离开咸阳,也是在保护他不要卷入政治的狂潮之中。
而蒙氏家族并不是忠于一人,而是忠于赢氏皇族,这也是皇帝陛下将扶苏驱逐到自己军中的原因。
但也因为这样,蒙恬的心更加的沉重。
跟随蒙武戊边多年,蒙恬并不在乎匈奴边患,而是担心帝国内部的变化。
自从这次将闾回归桑海,青龙上将军那种纵横沙场,所向睥睨的锋芒从他身上彻底消失,变得更加内敛,让人看不透了。
当年将闾和蒙毅结拜,一直将蒙恬称为大兄,而蒙恬也把将闾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兄弟。
那时候的将闾表现出来的锋芒,粗俗,都让蒙恬感觉到可亲,领兵上将本该如此。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