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9节  大秦妖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将闾似笑非笑的看了淳于越一眼:“这卷金藤是不是小圣贤庄藏书,淳于越是不是检验一下。”

    淳于越拱手道:“太子乃是小圣贤庄荀夫子高徒,论辈分在我等之上,如何敢对太子有质疑之心。”

    “其实你这句话就错了。”将闾笑嘻嘻道:“质疑先贤虽然不敬,但却抱着一颗求知之心,但是诸位不知道的是,这卷金藤虽然是小圣贤庄藏书,却不是孔孟二圣所书,而是周公所书,代表着三代王制。”

    众臣愕然,从来就没想过,将闾今天也讲起了三代王制,就连嬴政都皱着眉头,盯着他的背影。

    淳于越哪管他是不是孔孟二圣所书,只要是代表三代王制就行,拱手笑道:“太子所言极是,质疑圣贤,可以让我等追寻到真实,以解心中之惑,还请太子直言,我等洗耳恭听。”

    将闾赞赏的看了他一眼:“这就对了,孔老夫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抱着一颗求学的态度。”将闾话锋一转:“比如说,孔孟二圣所著的典籍之中,讲述的三代王制,上古三皇是和平禅让的。然而金藤上却记载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后稷是舜的亲信,所以按金藤上的记载,是舜监禁了尧,流放了尧的儿子,才登上王位的,哪里有什么禅让?

    第0025章 是何居心

    淳于越一颗心瞬间就沉到了谷底,周公是谁,周公是孔圣人都尊敬的古代大贤,他的话谁敢质疑,但是这小子的话语气都不对,而且嘴角带着冷笑,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将闾一找到说话的机会,别人想张嘴也就不可能了:“所以韩非子在说疑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淳于越脸色越来越难看,转身就想走,将闾却快步一步,一把抓住他的大袖:“淳于先生,不把事情弄明白了,你怎么可以走呢!”

    淳于越脸上又青又红,还发作不得,而大殿将士已经无声无息的堵住了大殿之门,想走不听没那么容易了。

    将闾拿出金藤,绝对不是证实三代之治这样简单,他的真实目的,就是把读书人推崇的三代,也就是夏商周,那种读书人理想的国度,一脚踩在底下。让儒家学说变成建立在胡说八道上的垃圾,再也翻不过身来。

    笑嘻嘻的拉着淳于越站在大殿中心,信口开河道:”三代之治,就是孔夫子提出的观念,三代,就是指华夏最早的三个统治政权,夏商周。

    孔夫子认为,夏商周是中国治理最好的三分典范朝代,三代的政治形势是最有利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

    ‘三代’之时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国态度,乃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当然不包括夏桀、商纣、周幽王三个昏庸君王……那就需要区别对待了。

    所以,大儒们一旦论政,必定先说三代,就是将夏商周当成一种政治理想国当成后世执政的标准,他们认为,只要君王效仿三代君王,尤其是夏禹、商汤、周文这‘三王’的道德操行、政治理念,社会的一切弊端就会迎刃而解。”

    “不错。”扶苏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

    王贲悲催的看了他一眼这个坑货,你就不知道你这个弟弟,从来说话大喘气吗!

    熟知将闾秉性的重臣全都恍然大悟,索性一言不发看热闹。

    嬴政跳到嗓子眼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了,这小子夸人等于害人,而且他并没针对扶苏,而是儒家,春天将闾在小圣贤庄舌辩三儒,一言一词嬴政可是看了好几遍,跟他打嘴架你就等着吐血吧!

    就听将闾笑嘻嘻道:”三代尤其是夏商两代,并没有什么可靠的典籍留下,这是因为竹简保存不易,所以,三代之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想象。

    但是孔老夫子生活在东周,也算是三代末年,而且他老人家还当过一年时间的鲁国史官,还能看到记载三代的典籍,这本周公所著,保存在小圣贤庄的金藤就是一例。”

    将闾首先就肯定了周公写的金藤的权威性,这才又道:”所以他很清楚,上古时代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那么淳朴,而是和七国乱世一样,血腥而残酷。

    但是孔老夫子站在河边放眼望去,只能哀叹逝者如斯夫,往事不可忆,天下礼崩乐坏,纲常沦丧,诸侯混战不休,百姓犹如猪狗,泱泱神州再也没有一片乐土。

    作为周公的信徒,孔老夫子当然苦不堪言,为了宣传古代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跟现在的礼崩乐坏比较,让诸侯尊王复礼之心,所以他老人家挥动春秋巨笔,不惜篡改古史,所以才有一字褒贬,为尊者讳,这就是传说中的春秋笔法。

    不管他老人家的初衷如何,后世所谓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婊子,全都是从他老人家那里学来的,所以,历史的真相被人篡改,面目全非。

    所以孔子才痛苦的叹息道:‘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