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27章 给干女儿朴秀雅拍个片  开启我的边疆军垦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之行,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泡菜虽然难吃,但这事,办得挺爽。

    而此时的杨革勇,正对着李大美摇头叹气:“完了,老叶这清心寡欲的劲儿,看来是真上年纪了。以后这种事儿,可不能干了。”

    李大美却看着叶雨泽的方向,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彩。

    她似乎,更理解这位深不可测的“叶叔叔”了。他的强大,不仅仅在于财富和手段,更在于这种超乎常人想象、却又透着某种童真和豁达的处事方式。

    叶雨泽要投资电影捧干女儿朴秀雅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汉江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在韩国娱乐圈激起了千层浪。

    各大导演、编剧、制作公司闻风而动,各种项目书、剧本像雪片一样飞向三星会长办公室(因为叶雨泽懒得打理,暂时由李大美的团队代为筛选)。

    杨革勇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还特意撺掇李大美:

    “挑几个韩国最顶级的编剧,让他们写,看看老叶能挑出啥毛病来,肯定好玩!”

    李大美也觉得有理,便让秘书精选了几位拿过百想艺术大赏、青龙奖的著名编剧,将他们的大纲和部分剧本呈送给叶雨泽过目。

    第一位编剧,擅长历史正剧,提交了一个关于世宗大王创造韩文的宏大故事,里面隐约提到了某些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启发,但基调依然是“民族自强”、“文化独创”。

    叶雨泽翻了几页,撇撇嘴:“格局小了,光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且这畏畏缩缩的,想说又不敢说透,怕得罪人?pass!”

    第二位编剧,以浪漫爱情剧见长,写了一个韩国御厨和明朝来的公主因美食结缘的爱情故事,倒是提到了不少中国传来的食材和技艺,但核心全是你侬我侬,美食成了背景板。

    叶雨泽看得直皱眉:“我是拍美食传承还是拍琼瑶剧?这御厨整天想着谈恋爱,锅铲都拿不稳了吧?胡闹!pass!”

    第三位编剧,新锐鬼才,剑走偏锋,写了一个奇幻题材:

    一个现代韩国厨师穿越回古代,发现泡菜、韩定食、甚至烧酒都是外星人带来的!脑洞大开,完全规避了历史渊源问题。

    叶雨泽看完差点把剧本扔出去:

    “这都什么跟什么?还外星人?他咋不说是上帝亲手教的呢?一点历史依据都不讲!pass!全部pass!”

    连续否决了好几位顶尖编剧的创意后,叶雨泽的耐心耗尽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指望韩国编剧来客观讲述美食文化的源流,基本等于让狐狸看守鸡窝——不可能!

    他一个电话打回国内,直接打给了军垦城宣传部的一位老伙计:

    “老张,给我找个靠谱的编剧,要懂历史、懂美食、有考据癖、还得有点幽默感的!赶紧的,包机送来首尔!”

    几天后,一位戴着厚啤酒瓶底眼镜、头发蓬乱、背着个巨大双肩包(里面塞满了各种古籍复印资料和零食)的国内编剧王老师,被“空投”到了叶雨泽面前。

    “叶老板,您放心!”王老师一推眼镜,眼神里闪烁着学术考据狂人的光芒。

    “美食文化传播史,特别是中韩、中日这一块,我门儿清!保证每一个细节都有史可查,有据可依!绝对正能量,绝对长咱们志气!”

    叶雨泽一看这架势,乐了:“对喽!就要这个劲儿!你就放开了写,主题就是——美食溯源,文明共享。”

    “重点突出一个:很多所谓的‘韩国传统美食’,其根子在哪,是怎么传过来,又是怎么演变的。要幽默,要好看,但不能瞎编!”

    王老师一拍大腿:“得令!您就瞧好吧!”

    于是,王老师闭关了。房间里堆满了《齐民要术》、《随园食单》、《中华饮食史》、《高丽史》、《朝鲜王朝实录》以及各种地方志、农书、医书的复印本。

    他每天就泡在故纸堆和外卖里(叶雨泽特意从华夏餐馆给他订餐),双眼通红,奋笔疾书。

    半个月后,剧本初稿出来了,名字暂定为《舌尖上的缘份》。

    叶雨泽、杨革勇、李大美,还有好奇的朴秀雅,围坐在一起听王老师讲解剧情大纲。

    王老师唾沫横飞,指着投影上的PPT(他甚至还做了PPT!):

    “第一幕,新罗时期,遣唐使带回了中国的蒸饼技术,演变成了今天的米糕!看,《唐会要》里有记载!”

    “第二幕,高丽时代,从宋朝引进的酱油、黄酱酿造技术,如何成为韩餐的灵魂!这是《高丽图经》里的证据!”

    “第三幕,朝鲜时代,明朝援军带来的辣椒!彻底改变了韩国泡菜的历史!没有辣椒之前的泡菜,那叫菹(zū),是咸菜!《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里写得明明白白!”

    “重中之重,第四幕!”王老师激动地敲着白板,“饺子!蒙古时期,随着蒙古大军和色目人传入高丽的‘扁食’(元代对饺子的称呼),如何在高丽宫廷和民间演变!”

    “《朴通事谚解》这本元代的朝鲜汉语教材里,就详细记载了‘扁食’的制法!这就是铁证!看插图,这分明就是饺子!”

    PPT上放出了古籍的照片和清晰的线描插图,证据确凿。

    杨革勇听得目瞪口呆,捅了捅叶雨泽:“我靠,老叶,你这请来的不是编剧,是历史教授啊?这考据做得,杠杠的!”

    李大美则表情有些复杂。作为韩国人,听着自己国家引以为傲的美食被一点点溯源到中国,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但她又不得不承认,王老师引经据典,说的全是事实,无法反驳。

    朴秀雅则完全听入了迷,小嘴微张,感觉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原来自己每天吃的东西,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叶雨泽满意地点头:“不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事实说话,用幽默的方式呈现。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情节。”

    “古代韩国厨师第一次看到辣椒,吓得哇哇叫,以为是毒药,后来真香定律发作!”

    王老师猛点头:“有有有!叶老板高见!我还设计了喜剧角色,比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