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别忘了,战甲的使用权限可还是方瑜给的,要不是方瑜给他们调用战甲的权限,他们早就死在地底下了。
    虽然救出来,没有船票貌似也活不了多久,但方瑜救了他们是事实。
    想添乱?
    那就把命还了!
    所以,这些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方瑜等人进入测试空间,最后无奈散去。
    此时,地震基本已经停了。
    但,蓝星面临的问题却依然还在。
    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没救了。
    在初期的时候,联合国还是启动了救援计划。
    一些并没有受到影响的地下城,派出了机动战甲,护送工程师前往熄火了的行星发动机进行维修和重新激活。
    这种因地震而熄火的行星发动机,基本只有两种可能,只要不是彻底毁坏,想要维修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
    毕竟,这可是要持续运行上千年的设备,耐用性和实用性是最大的要求。
    所以,联合国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就已经将种种问题考虑进去了。
    一旦有意外发生,整个设备会直接和中间的聚变反应堆彻底断开,形成物理绝对隔绝,外壳还能充当保护,以保证内部反应堆不会受外界影响。
    这种情况下除非有人向这里引爆一颗核弹,不然这点地震,还影响不了它。
    托方瑜的福,现在地下城配备的战甲都可以依靠燃料喷射而推进飞行。
    这种飞行行为没有那么依靠空气动力学。
    所以,在这空气稀薄,飞机都无法起飞的地表,他们还能通过战甲,将工程师一路运送至故障点。
    于是,三千多座故障的行星发动机被陆续重新激活启动。
    但可惜...
    太多了...
    故障的发动机太多了,并且,重新激活后,它并不能很快的进行方向矫正,需要进行一次功能自检才能正常运作。
    这个过程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但现在,距离蓝星那十个小时的救命时间,也就只剩下三个小时!
    两个小时自检,而且,还不是所有发动机都激活了。
    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连激活矫正三分之一的行星发动机都来不及。
    所以,在做了这最后一次努力之后,联合国彻底放弃了拯救计划。
    或许...这就是人类的命运?
    无论Moss在如何强大,毕竟,它还只是一个人工智能。
    它可以监控地下城,监控分析地表环境,但整个蓝星太大了。
    Moss的能力最多只能检测到地下城下方最多十公里的土层地带。
    而蓝星的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地下城是建立在大陆地壳厚度更厚的地方才能保持稳定,因此,这些地下城所处的地壳厚度至少已经超过了40千米。
    地下城处于地表往下五千米,Moss能力翻个倍再凑个整,都穿不透这最基础的地壳层。
    而地壳在往下,那就是厚度达两千多公里的地幔层。
    所以说,这样的情况,Moss又能如何?
    或许就是地幔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变动,才导致了这次的地震,对于蓝星来说,也就是一个抖动的事,只是谁也想不到,它会在这个时间抖。
    而这么一抖,就把自己抖没了......
    火种计划启动,联合国正在抓紧时间按照名单撤离人类。
    因为事情突然,有些飞船哪怕有人有船票,可能也来不及赶上,所以,才会有补录的名单存在。
    而刚刚,方瑜在观看名单筛选人员的时候,在选了自己想要的人之后,就让盘古在自己进入测试空间后,向每个现在还幸存的人类发送了他们就近的飞船停靠点。
    为的就是给他们赌赌运气。
    逃生时间有限,在最后一刻钟的时候,人数不齐的飞船肯定会从现场选择评分最高的人立刻进入。
    这样的话,他们也能有那么一丝希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