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仁王经》中说:“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那时的李易体会到生命的无奈与悲惋。
一花一叶一幻灭,一草一木一世界。那时李易走进了自己幻想的世界。
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李易孤零零的立在虚空当中,有种大哭一场的冲动。
画面一转,出现九只身形各异的奇兽,或强横霸道,或阴森血腥、或光明正义……种种强大的气息扑面而来。李易看到饕餮也在其中,立即猜测到它们是李易子。
李易喃喃自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每一个龙子天赋异禀,强大无比,可它们始终都不是真龙之体,只能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做到了极致。
真龙的境界是什么?
应该是道吧。
道又是什么?
谁能告诉我?
…… ..
第二百八十章 飘渺的神秘气息
画面又是一转。
李易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地球春秋末期周天子封地的一间巨大却破败的宫殿中。晦暗不明的窗台前,盘坐着一位面目古拙的老者,老者闭着眼睛,神态淡然。
老者明明就在李易眼前,可他周身飘渺的神秘气息,却让人感觉远在天边。
这位老者就是道家至尊圣人老子吧,想到这,李易连忙恭谨的行礼,激动的说道:“李易见过至尊圣人。”
老子睁开双眼,淡淡一笑。
“道可道,非常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目光炯炯,启蒙中华灿烂文明的《道德经》被他缓缓诵出。
李易痴痴的听着,仿佛被醍醐灌顶,迷茫的眼睛中开始闪现出无限神彩。
不知何时,画面又是一转。
菩提树下,有一和尚在念经,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李易合掌行礼:“我佛慈悲。”
……
……
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绝望之时,最终的幻想带来希望,李易悟了。
饕餮吞万物精华而自肥,最是自私、残暴、无情,可这同样是它的本性。
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性中最原始的本能与饕餮的本性何其相似。
如何驾驭自己无尽的欲望,而不自我毁灭,这不仅是控制饕餮的必要前提,更是自己走向强大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吧。
上世诵读佛门典籍,大体领会到“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佛家修真注重体悟自身,照见五蕴,“能以一般若而生八万四千智慧”,当理智战胜情感,拨云见日后,理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情感的升华。
道教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
把自己的身体看做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千里之鲲可以遨游其中。
道家和佛家从不同方面阐述生命奥秘,以前读佛也论道,浮夸与表面的各种神通。直到今天,才认识到佛、道最本源的奥义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就个人来说,人体经脉纵横,又有穴位遍布全身,天地元气纳于其中,外联天地,内敛宝藏。
把自己身体观想为一个小世界,此方世界,有天有地,有万物生机,“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则可成。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