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倒是还能够支撑得住。
但李烨明白。
若是时间长了。
即便众人都是铁打的身体。
也根本无法弥补,这人员缺失所带来的空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补充人手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而这边。
望着脸上已经是满是疲惫之色的曹操众人。
李烨摆了摆手,脸上的表情也是极为的凝重:“诸位,这段时间辛苦了。”
曹操等人默默的摇了摇头:“辛苦倒是不至于,只是希望陛下,早日为朝堂补充人手才是。”
“否则,吾等就算是累死,也处理不完这堆积如山的政务了。”
“是啊,政务一旦堆积过多,对于朝廷本身的运转,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言语中。
皆是要补充朝堂人手的意思。
而李烨。
其实也正有此意。
望向众人,缓缓点头:“朕已经拟定,于一月之后,在京城开办科举。”
这句话后。
众人却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科举?”
“到这个时候才举办科举,会不会有些太迟了?”
很明显。
对于李烨的决定。
众人是略微的有些不解。
其实。
在整个中原诸国中。
目前的官员选拔制度,却是略有不同的。
大秦以军功爵位起家。
而大汉,则是基于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
而大唐和大隋,皆是采用科举。
但是大唐和大隋的科举,却是略有不同。
大隋的科举。
脱胎于大汉的九品中正制。
虽然在名义上是采取了开科取士的办法。
但实际上。
却依旧是察举制。
需要经过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才能有赴考的资格。
而大唐的科举制,脱胎于大隋的科举制。
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却已经大有不同。
不但不需要五品官员的推荐。
而且考察科目,也是五花八门。
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性。
每年科举的时间,也是固定的。
说白了。
大唐的科举,是远远的优于大隋的科举的。
而在大夏。
官员选拔的方式,也是通过科举。
然而。
却是和大隋基本类似的情况。
需要朝廷大员,或者地方望族的推荐,考生才有机会参与科举。
说白了。
之所以产生如此畸形科举制度的原因。
就是因为整个大夏和大隋,皆是被世家大族所掌控的原因。
毕竟。
能担任五品以上的朝廷大员。
或者是地方望族。
莫不是和世家大族,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就以李烨面前的司马懿为例。
司马懿的本家,司马家,就是一个世家大族。
虽然司马懿能做到今天太尉这个位置。
靠得基本上都是自己出众的能力。
但能说,没有背后的司马家,司马懿能如此轻松的做到这个位置上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而和李烨同盟的西宫太后,其背后的吕家,也是世家大族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代表了。
而曹操,其实也是如此。
本质上。
大夏和大隋的整个科举。
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