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而何同学似乎才二十岁,所以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何同学其实并不具备单独讲解明史的知识储备,这一切都是你们魔戏的自导自演,目的是打响贵校名气,扭转世人对艺术类大学的看法,比如你现在戴的耳麦,背后就有一个团队,你只不过是台面上的傀儡。”
幕后团队,傀儡,自导自演?。
第87章:夏虫和井蛙(19更)
全场都被这个记者引的骚动起来,老师们自然心知肚明这个背后团队完全是莫须有,可同学们和另外的记者团队并不知情,特别是记者们,一个个眼睛都发绿光了,全部拿出纸笔在飞快的记录着。
校长皱眉问身边的人道:“这种记者你们也请?”
“谁知道啊,时间太赶了…”身边的老师苦笑道。
“这记者说的是真的吗?”
“不知道啊,我觉得何离师哥不像是这样的人。”
“你们别听着记者瞎说,下午的课我就在,何离师哥完全是凭本事即兴讲的!”
何离静静的看着吴胜,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
吴胜以为何离心虚了,兴奋的乘胜追击道:“何同学为什么叹气,无话可说了?”
台下的老师们也有点紧张,记者们往往善于捕风捉影,何离虽然有才华,但毕竟只是个未出学校的大学生,能应付过来吗?
下午听过何离讲课16的同学们自然知道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一个个眼睛都冒出火来似的盯着吴胜。
不过吴胜一点都不在意这些学生怎么看,自己做记者这一行多少年了,还怕你们这群大学生?
渐渐地学生们议论声大了起来,因为何离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台下的百人百态。
吴胜继续说道:“何同学还请正面回答我,摄像可一直录着!”
摄像机一直开着的?
同学们一惊,都替他着急起来。
“不管怎么样,快说话啊!”这是这一刻是很多人心声。
何离终于开口了,他做了个下压的手势,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道:“在回答这位吴记者之前,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所有人都看向了他,都这时候了,还讲故事?
有些同学已经着急的站起来了。
“相传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学生恍然大悟。”
何离停了下来,看着吴胜说道:“我的故事讲完了,吴记者我问题我也回答了。”
这就讲完了?
这个故事没听过啊,难道是何离现编的?不过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一头雾水,特别是吴胜,他讥讽的说道:“我并没有明白何同学回答了什么,这个故事也完全没有听过,何同学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吗?”
何离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吴胜,大屏幕上把他的这个表情拍的特别清楚,要说这底下有谁不担心,那肯定有王世龙一个,这小子滑不留手的,连我一不留神都被他罢了一道,此时看着何离的眼神,他知道可以安心看好戏了。
何离抬手在黑板上写道:
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是什么意思?
很显然,这个世界并没有这个故事,也没有出自《庄子释集》的这句话。
然而台下这么多人中间总有明白人,京都大学中文系的教授站了起来,佩服的说道:“不能和只能活三季的蚂蚱谈论冰,因为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不管如何与它解释,也不会解释明白,何离同学好学问,这个故事简单而意味深长,这句话一针见血,不过我很好奇的这是何同学临时编的吗?”
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是这个意思,继而轮到学生们兴奋起来,而吴胜的面色已经特别难看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