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预告  逆袭从上元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夜晚的宁静,只存在于长安的街道之上,只存在于平民百姓之家。一样的月色下,有人早已入睡,清除一天的劳累;有人挑灯夜读,幻想着登科及第;有人埋头在舞女的胸口,手中酒杯倾倒也浑然不觉
    
    而在东宫的书房之中,李贤也在挑灯夜战,当然,这个夜战不是暧昧的那种意思,虽然同样是软玉在怀,但他的视线却集中在面前的奏折上。
    
    唐朝的官吏还没有学会清朝官吏的臭毛病,只要是上的奏折,都是言之有物的,所以他也不必像康熙雍正那般,一写一句“知道了”。
    
    摆在他面前的,是台州刺史的奏折,忽略开头固定程序的问安话语之后,奏折的内容让他很感兴趣。
    
    台州刺史居然请建海港,甚至还拿出了一套不错的方案。说实话,唐朝的政治目光始终集中在土地上,虽然内河河运的发展也不错,但是海运方面实在没什么建树。台州刺史能够看到海运的优点,并且自己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确实不错。
    
    只是
    
    想起自己接触到的大唐官员,看一眼中书省“中下”的评语,李贤的“准”字终究是停顿在了落笔之前。
    
    合上奏折,放到一边,丢掉红笔,伸手在脸上拍拍,终于是把冲动抑制住了。
    
    “殿下可是困倦了?”
    
    伸手在孔心语的脸上捏了一下,李贤笑道:“不是困了,是呵呵,今天的奏折总算是批阅完了,今晚咱俩就在书房里歇息吧。”
    
    终于等到这个时候,孔心语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殿下将她召来书房,让她欣喜莫名,但她的眼睛却始终不敢落在桌案上。大家出身的她太很清楚,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接触的。
    
    看了一眼等候在书房门口的李荇,指了指书桌两侧的蜡烛,李贤抱起孔心语,就走进了内间。
    
    李荇将蜡烛一一捏熄后,忽略了内间传来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倒退着离开了书房。
    
    看了一眼月色,李荇拍拍手,周围廊柱后顿时露出无数刀光。
    
    看到这个,他才稍稍放心了点,打着呵欠下去睡觉了。
    
    高手也是需要睡眠的,休息的时间里,他可不希望出现点什么意外。
    
    然而,就是李荇也没有预料到,自己安排了这么周全的防护,还是出了意外。
    
    云雨过后的李贤,正沉睡着,就听到了“笃”的一声。
    
    看了一眼没有惊醒的孔心语,李贤小心翼翼的起身,借着微微的月色,看到了墙壁上扎着的一根羽箭。
    
    走上前,小心翼翼的把羽箭取下来,只见箭尾绑着一张布条。
    
    放在桌子上,拿木棍挑开一看,只见上面不知道是用血还是什么颜料写着一句:“宫闱恐有变,劝君早掌兵。”
    
    没有落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了一眼布条,李贤轻轻一笑,将它放进了书桌里,伸个懒腰就准备回去接着睡觉。
    
    宫闱有变?不可能的。
    
    若是李治真的出现问题了,他怎么也会提前把事情安顿好,才会倒下。至于突发事件,就更是不可能。到那时,就算李治暗中的安排没有奏效,天后也会按照传统规矩,出现主持大局。
    
    而现在,不仅李治一声不吭,天后也没有出现在人前。如此这般,只能说明这又是一个局,李治就像一个老渔夫一样,精心的装扮好一份鱼饵投入大唐这片大海中,就等着哪条傻鱼咬饵上钩。
    
    只不过,这一次,看起来他想要钓的鱼,不单单是自己这一条啊。
    
    另外
    
    让他安心的还有另一个原因。
    
    东宫被太子李弘经营的犹如铁桶一样,再加上巫蛊事件过后,千牛卫也接管了东宫的外围安防,这样周密的安排,不是随便蹦出来个人就能往太子的安歇之处射箭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