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署所移狱讼案牍,务得其实,多所平反。当时有锦衣卫张千户系狱,定为死谳,升省其冤,遂予平反。
宣宗以知府多循资格不称职,其时有重要九郡缺守,命大臣举京官廉能者充任,遂擢郎中况锺等9人为知府,这年冬,复用薜广等29人任知府。王升受宰相杨士奇荐举,出任江西抚州知府,为政重在利民,设学校,兴礼教,遇到荒年,率先捐俸赈济,全活数千人,任职9年,秩满当迁,州民相率到京师,呈请留任,朝廷遂赐王升帛,进阶正三品,并准续任。经过两年,因病辞归。
施礼,明顺天府东安人,字仲节,夏榜进士,官河南布政司参议,以与同僚不合被免,召还,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官。
金问,字公素,别号耻庵,吴县人,少受《易》于俞贞木,家贫无书,从人借读,疾读暗记。永乐初,被荐为司经局正字。时宫僚多得罪,问与黄准、杨溥同坐系,三人省躬念咎之暇,各持一经讲论,曰此处忧患之道也。其兄尝病,热剧,医云必得螺可治,方盛寒,问解衣觅进之,病良已。所为诗必根于理及达于情,有《耻庵集》等。最善书,得晋魏人法,于星历之学尤精,然未尝语人。
丁璿,字仲衡,上元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中式甲申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进士,由御史督大同府军储备。正统年间,麓川叛乱,其受命平定云南,后召为左副都御史,有所政闻。
王卺,字克修,眉县城南人,洪武末贡生,永乐时中举,永乐末入太学,任苏州同知,用严法,苏人畏,继任应天府治中,升山西右参政,转山东右布政使。上调工部右侍郎,继为工部尚书,任内时值北京城垣外砌以砖石,内惟土筑,遇淫雨辙颓。卺与成国公朱勇、修武伯沈荣等偕议,督理修筑,使京城称固。皇帝下诏曰:“冬主兴造缮修之务,掌五材范之法,列于六职之一,百工政令之所出,诚重任也。……卺笃实宽厚、廉勤谨恪……特进阶资政大夫,尚书如故,荣典上及二世。……以训匠建事,周于计划,程艺较功,费省于国力。”后因大太监王振专权,被罢官归眉,十五年后卒,葬在县城南。
赖巽,一名清溪,字宗启,号逊志,江西广昌驿前池源村人,明代诗人,官至云南按察使。持身廉正,察理弊端,秉公执法,颇受朝廷器重,百姓誉之为“铁面御史”,后奉旨考察苏州、松江两府吏治,严惩以马良为首的贪官豪绅300余人,两府大震。仁宗选监察御史16人,分赴各州府考察吏治,巽巡抚湖广,对耽酒渎职的参政田刚、知府赵垒等三百多人逐一黜罢,吏风一新。由福建道监察御史升云南按察司副使、按察使,奉旨去吏部候选,未及行,卒于住所,卒时民无老幼聚哭于道。后人为怀其功德,立赖巽家庙以祭之,文学上也有造诣,尤善诗,长于写景抒情,立意深远,诗风清丽隽秀,著有《清溪集》8卷,《滇中奏议》6卷,今未见,有诗入《江西诗征》。
计澄,明饶州府浮梁人,字本清,进士。知永康,调商河,擢御史,以直言忤时,谪庐州推官,景泰间官至广西按察使。
洪玙,明浙江淳安人,字宗器。永乐进士,正统初任吏部右侍郎,以进退人才为己任,人不敢干以私。
徐晞,字孟晞,常州府江阴人,永乐中由县功曹授缮工司都事,历工部郎中,试兵部右侍郎,奉命简阅陕西临洮诸卫军士,寻以虏酋朶儿只伯寇西陲,佐宁阳侯陈懋镇甘州。正统初召还,实授右侍郎,复往镇凉州、庄浪诸要害地,迁南京户部左侍郎。会征麓川,晞徃督饷,凯还,以功升兵部尚书。永乐初年,以小吏入仕,授都事,参与营造北京。升工部营缮司主事。宣德年间,升工部郎中,历兵部武库司郎中。明英宗即位,升兵部右侍郎,参赞甘肃军务。授侍郎,驻守庄浪、凉州。历南京户部左侍郎。从征麓川,有功晋兵部尚书,以病致仕,是年卒,明英宗辍朝一日。
郭纯,初名文通,赐今名,遂以文通为字,号朴庵,浙江永嘉人。以精绘事,擢营缮所丞。山水学盛懋,布置茂密。有言夏珪、马远者,辄斥之曰:“是残山剩水,宋僻安之物也,何取焉”纯充内廷供奉,宣宗尝面促之画,不即执笔,以死怵之,对曰:“苦书乐画。宁死不能草草。”宣宗为霁威,卒年七十五。
黄泽,闽县人,进士,擢河南左参政。南阳多流民,拊循使复业。擢浙江布政使。复上言平阳、丽水等七县银冶宜罢,并请尽罢诸坑冶,语甚切,帝叹息曰:“民困若此,朕何由知?遣官验视,酌议以闻。”泽在官有政绩,然多暴怒,盐运使丁鎡不避道,挞之,为所奏。巡按御史马谨亦劾泽九载秩满,自出行县,敛白金三千两偿官物,且越境过家,遂逮下狱,黜为民。初,泽奏金华、台州户口较洪武时耗减,而岁造弓箭如旧,乞减免。下部议得允,而泽已罢官逾月矣。
郭琎,字时用,初名进,京师保定府新安县人,出身太学生,为福建布政司左参议、山东布政司左参政,永乐年间升户部主事,此后晋升为吏部左侍郎。明仁宗即位后,兼詹事府少詹事。明宣宗时期,继续掌管詹事府,后因吏部尚书蹇义年老,宣宗欲以郭琎代替,遭到明朝首辅杨士奇的阻劝而止,因蹇义去世而继任。郭琎颇有识才之能,比如举荐李贤为吏部主事。御史曹恭以灾异请罢大臣不称职者,当时郭琎与尚书吴中、侍郎李庸等均被劾,郭琎自陈获宥,后因郭琎子郭亮受贿,被察觉,御史孙毓等劾,明英宗命其致仕。
徐永达,明河南归德人,字志道,由太学生授侯官教谕。宣德初迁鸿胪寺卿,累擢湖广、山西按察使,奉使赴交趾谕黎利,战祸得免。居官清正,家人纺织以供衣食,卒年六十四。
吴中,字思正,明代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工部尚书,曾任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钱习礼,名干,以字行,吉水人,进士。正统中,官至礼部右侍郎,谥文肃,善行草。见《书史会要、列卿记》宣德至正统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礼部右侍郎钱习礼10次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或读卷官,被称为极奇之盛事,他主考的会试中,慧眼识得商辂为状元。
魏源,字文渊,建昌人,进士。因年龄太小,皇帝下旨让他进士荣归,读书候用,后任福建、广西、贵州监察御史。出为浙江按察副使,后改任刑部右侍郎,与侍郎许廓、布政使李昌祺发仓廪,免除捕赋杂役,流民渐归,明英宗即位,进刑部尚书。
罗汝敬,名简,以字行,江西省吉水县盘谷镇人,明初朝廷重臣罗复仁之孙,中进士,官历任庶吉士、翰林侍讲、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等职。庶吉士,就学文渊阁,诵书不称旨,即日遣戍江南。数日复之。自此刻厉为学,累迁侍讲。仁宗时,上言时政十五事,忤旨下狱。既与李时勉同改御史,直声震一时。宣宗初,上书大学士杨士奇曰:“太祖高皇帝奄有四海,太宗文皇帝再造寰区。然犹翼翼兢兢,无敢豫怠。先皇帝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去冬,简以愚戆应诏上书,言涉不敬,罪当万死。先皇帝怜其孤直,宽雷霆之诛,俾居方路,抚躬循省,无可称塞。伏见今年六月,车驾幸天寿山,躬谒二陵,京师之人瞻望咨嗟,以为圣天子大孝。既而道路喧传,礼毕即较猎讲武,扈从惟也先士干与其徒数百人。风驰电掣,驰逐先后。某闻此言,心悸胆落。夫蒐苗猕狩,固有国之常经。然以谒陵出,而与降将较猎于山谷间,垂堂之戒,衔橛之虞,不可不深虑也。执事四朝旧臣,二圣元辅,于此不言,则孰得而言之者?惟特加采纳,以弘靖献之思,光弼直之义。”寻擢工部右侍郎,两使安南。时黎利言其主陈皓已死,而张筵设女乐。汝敬叱之,利惧谢。还督两浙漕运,理陕西屯田,多所建置。坐受馈,充为事官。英宗立,遇赦,汝敬误引诏复职,复逮系。以在陕措置劳,宥死戍边。寻复职,莅故任。塞上有警,汝敬往督饷。遇敌红城子,中流矢,坠马得免。以疾告归,卒。
章敞,字尚文,号闇然,明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