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05章 多方汇报  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照片里的张万里穿着蓝色工装,手腕上的黄铜手表清晰可见,与解剖发现的黄铜碎片特征完全一致。随后,张辉安排队员去刘芳家采集 DNA样本,同时联系通达汽修厂,核实张万里的情况。
    
    汽修厂老板王强在电话里说:“张万里确实是我们厂的维修工,技术挺好的,就是性格有点倔。他跟我吵过架是因为工资,我欠了他三个月工资没发,他说要去劳动部门告我,我们吵了几句,没想到他会出事。”
    
    其他四条可疑线索的核实也在同步进行。队员小陈连续拨通了四个电话,逐一确认信息:“您说的失踪人员赵伟,虽然是 45岁,身高 174,但他是做餐饮的,不是维修或建筑行业,排除;李刚,虽然是建筑工人,但他失踪时没携带工具,也没佩戴金属饰品,排除;王浩,失踪时间是 10天前,比死亡时间早 4天,排除;孙明,身高 172,比死者矮 3,排除。”
    
    凌晨 4点 40分,技术科传来消息:“刘芳的 DNA样本与死者的 DNA样本匹配度达 99.99%,确认死者就是张万里!”
    
    听到这个消息,办公室里的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终于找到了!”小李瘫坐在椅子上,揉着发酸的眼睛,“这熬了一晚上,总算没白费。”
    
    “是啊,”小赵拿出手机,给老婆发了条消息,告诉她孩子的情况,“现在死者身份确定了,后面的侦查就有方向了,希望能尽快找到凶手,给张万里的家人一个交待。”
    
    张辉看着屏幕上张万里的信息,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从晚上 8点到凌晨 4点,8个小时的辛苦排查,1000多条信息的筛选,终于确定了死者身份。他拿起电话,给陆川汇报:“陆队,死者身份已确认,是通达汽修厂的维修工张万里,46岁,身高 175,6天前晚上因‘给客户修货车’出门后失联,携带工具箱,佩戴黄铜手表,近期与老板有工资纠纷。下一步,我们可以围绕张万里的社会关系、工资纠纷、最后接触的客户展开调查,寻找嫌疑人线索。”
    
    陆川在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欣慰:“好!辛苦你们了,确认了身份,案件就好办多了。你安排队员先休息几个小时,早上 8点开会部署下一步工作,别太累了。”
    
    挂了电话,张辉看着窗外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心里清楚,确认死者身份只是一个开始。张万里作为汽修厂维修工,最后接触的“郊区客户”、与老板的工资纠纷,都可能是案件的关键线索。他整理好张万里的相关资料,将“寻找最后接触的客户”“调查工资纠纷细节”“排查社会关系”等关键词标注出来,为早上的会议做准备。
    
    办公室里,队员们有的靠在椅子上打盹,有的在吃泡面补充能量。张辉看着大家,心里充满了感激:“大家辛苦了,先休息会儿,早上还有硬仗要打。”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新的一天开始了。张辉知道,只要顺着张万里的线索追查下去,终将找到杀害他的凶手,给死者和他的家人一个公正的交代,让隐藏在北河水面下的罪恶无所遁形。
    
    早上 8点,刑侦支队会议室的门刚推开,浓郁的咖啡香就混杂着纸张翻动的声响扑面而来。长条会议桌上,张万里案的卷宗按“现场勘查”“解剖报告”“身份核查”“车辆排查”分类堆迭,每一份材料边缘都贴着彩色便签,标注着“轮胎印”“黄铜碎片”“工资纠纷”等关键信息。陆川坐在主位,眼底带着熬夜的红血丝,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确认死者身份只是起点,找到最后接触的“郊区客户”、厘清工资纠纷背后的矛盾,才能还原张万里被害的完整真相。
    
    “人到齐了,按分工依次汇报,先从杨林开始,把扩大勘查的新发现讲透,尤其是能关联嫌疑人或作案过程的细节。”陆川的声音打破寂静,目光扫过在场的杨林、王帅、张凯、张辉等人,每个人面前的笔记本都摊开着,笔尖悬在纸面上,随时准备记录。
    
    杨林起身,将现场勘查图投影在幕布上,激光笔的红点随着他的话语落在关键痕迹处:“扩大勘查范围后,我们在北河上下游共发现三类核心线索需要补充。第一类是轮胎印,下游 300米处的浅滩泥土里,提取到 25厘米宽的横向条纹轮胎印,经比对与电动车/摩托车轮胎型号一致,印子边缘沾着的水草碎屑与张万里指甲缝里的成分完全相同,且轮胎印旁的芦苇丛有被碾压的痕迹,推测是嫌疑人骑电动车/摩托车转运尸体时留下的;上游 200米的岩石滩旁,发现 30厘米宽的纵向条纹轮胎印,花纹磨损程度与小型货车/ SUV的通用轮胎匹配,印子旁的泥土有明显压实痕迹,检测出与张万里工具箱材质一致的帆布纤维,说明小型货车曾在此停留,且与尸体搬运直接相关。”
    
    “第二类是纤维与粉末,”杨林切换到下一张照片,画面中是透明证物袋里的褐色纤维和白色粉末,“在下游轮胎印旁的芦苇丛里,提取到 5根褐色帆布纤维,与张万里黑色工具箱的帆布成分完全一致;上游岩石滩的泥土里,发现少量白色粉末,经检测为汽修厂常用的润滑脂,与通达汽修厂仓库里的润滑脂型号完全匹配,张万里作为维修工,工具箱内常携带该类润滑脂,推测是搬运尸体时工具箱破损,润滑脂泄漏后混入泥土。”
    
    杨林收起激光笔,补充道:“第三类是足迹与烟蒂,上游岩石滩发现的 41码男士运动鞋印,与下游浅滩的鞋印特征完全一致,步长 78厘米、步宽 17厘米,进一步确认嫌疑人身高 170-175厘米、体重 65-70公斤;鞋印旁的杨树林里,新发现两枚‘黄鹤楼’烟蒂,过滤嘴上的齿痕与之前现场发现的烟蒂一致,且内侧检测出的 DNA与张万里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碎屑 DNA分型不同,推测为同一嫌疑人遗留,证明嫌疑人在抛尸前后曾在此停留观察。”
    照片里的张万里穿着蓝色工装,手腕上的黄铜手表清晰可见,与解剖发现的黄铜碎片特征完全一致。随后,张辉安排队员去刘芳家采集 DNA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