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夜幕降临,星垂四野。
三百白头老兵立在碑林之前,灰白色的发须随风而动,唱起昔日出征时军中歌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盏盏孔明灯在夜空之中冉冉升起,在夜空之中连成一片,宛如灿烂繁星。
中州,新设的大秦府城。
秦王府内。
“帝都的万家家主,说那乔家老人乔水身在帝都,而且还弄清楚了他的住所?”
秦王目光阴沉,一提到帝都万家,让他又想起了一段往事。
“只可惜现在时间紧迫,分身乏力,还要在府城中主持大局,安置来自大漠孤城的难民。”
之前大道宗仙门传讯让他干脏活,但那时时间已经来不及,大漠孤城的事情已经在中州附近传播开,所以他也没辙。
虽然没辙,但却能暗中运作一下,比如说主动请缨,对朝廷表示大秦府城百废待兴,正是接收难民的好地方...
“罗汉,你去一趟帝都,摸摸那乔家老人乔水的底?不要轻敌。”秦王说道。
乔家的老人已经年过百岁,而“乔水”更是210岁高龄。
世人可以模糊判断出八十岁老人的样貌,九十岁老人的样貌,但一百岁、两百岁老人长什么样?
还真没见过。
所以在世人看来,乔家的“乔水”与之前的“乔双林”“乔森林”一般,都是很老的老人,但却难以判断他们的具体岁数。
而乔水与当初在帝都的“乔双林”都是乔家老人,孰强孰弱还不好说,让曾经击退过“乔森林”的护道人罗汉去把把关,也很合理。
第228章 乔家人生下来就是几百岁老怪(8k
安息关下,英魂祭礼之后,海无涯注视着眼前的三百老卒。
他已经宣读完了永和帝的旨意,对这三百老卒都有所封赏,同时也按照永和帝的心思,对孤城中的其余妇孺残老,有了安置的地方。
永和帝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完了,那么接下来,便是他个人想要做的事。
“这三百老卒,不普通啊,都是强者。”海无涯目光从自家长子海思远身上移开,落在夜幕之下一样苍老的三百老卒,有所感慨。
三百老卒,是百里大漠之中走出的百战精锐。
异人战争是九州大地上四十年前最酷烈的战场,而他们则是最酷烈的战场上辛苦支撑四十年的百战残余,是十万大军中筛选到最后的强者。
海无涯口中的强者,不是指武道修为实力之强,而是心志之强。
心性差一点的兵卒,是不可能在异人的重压之下支撑四十年的。
哪怕四十年前他们曾是普通的兵卒,经历四十年血泪之后,他们也已经不普通了。
“他们的武道修为不算太高,只有我儿海思远入了炼神三品...这并非他们资质有限,实在是孤城之中资源匮乏,武道修为难以精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百里大漠是仙门的养魂地,也可以看做是兵卒们磨炼心性的炼神之地,所以这三百老卒...”海无涯目光悠远:
“都是炼神种子啊。”
“不,普通的上三品炼神武夫恐怕在心志坚定程度上,也根本无法与这三百老卒相提并论。”
海无涯自身武道修为不高,但是天牢读书三十年,又身居高位,眼光眼界其实远非寻常武夫可比。
看着眼前这三百名头发花白的老卒,海无涯很想说一句....未来可期。
但是他们太老了。
对,太老了。
在百里大漠那种鬼地方守城四十年,高明的武夫只怕也会心力耗竭,未老先衰。
更何况是这些老卒。
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气血下滑,只有意志坚定如铁。
如果放在四十年的旧日武林,他们的意志再坚定也无用,因为他们太苍老了。
哪怕走出了大漠,又有多少年好活呢?
但现在不同。
异人战争四十年,民间武林因武圣人而一片死寂,实际上九州武道的最前沿,一直都在武极会。
天下武道风云变幻,的确与四十年前已有新旧之别。
连昔日的武当派、少林寺这些名门大派都已经被淘汰了,沦为武极会新武道的脚下基石。
“乔家人已经传了他们《须弥山王经》,只是还需要时间修行。”
“以他们的心性,若是心存抗争之心,还愿意练功,《须弥山王经》对于他们而言没有难度,没有门槛,老当益壮也不是空话。”
“而关键在于....目睹如今之九州的颓靡局势之后,这些老卒们是否还有作战的意志,还是的确如永和帝所想,准备解甲归田了。”海无涯心道。
老卒们解甲归田,其实也很正常。
毕竟他们的意志再坚定,也终究不是铁打的汉子。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