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血战,终于踏入炼神之道的他,在战场上简直如鱼得水。
所到之处,衣甲平过,三米高的豆将全身四分五裂轰然倒塌。
然而他虽强,但身上也在不断溢血,这是天魔解体的代价。
他的伤势并非是敌人造成的,而是自损。
雄浑的气劲以惊人的速度消耗,他的身体内部经脉损伤也逐步加深。
此时的他是战场上最亮的星,但也是稍纵即逝的流星,只有片刻的光亮!
这样的一幕画面,落在后边海都尉等人的眼中,更让他们目眩神驰。
乔叒森不是乔双森。
乔双森是带给孤城谎言的人,第一个告诉他们九州尚有伐仙军,这座孤城尚未被遗忘的人,所以他虽然死了,但在海都尉等人的心中依然是有分量的。
乔双森战死之后,他被海都尉等人葬在城下的山坡碑林之中,与十万将士同眠,这代表着一种认可。
一个为他们而死的外来九州老兵,当然也是他们的同袍,他们的战友。
而乔叒森不同。
他是乔双森的老夫,初入孤城,只是继承了儿子乔双森未竟的事业,担当伐仙军的第二个先锋,并在城中继续传道《须弥山王经》。
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陌生人,而非与海都尉等人相处了一个月的乔双森。
所以海都尉让他逃走,其实是出于对“乔双森”的负疚感。
乔双森死了,所以他的老父乔叒森不能继续死在这。
这是对乔叒森的朴素善意,是对同袍亲属的善意,但却并非是同袍之情。
但是当海都尉看到乔叒森浴血冲杀在最前线时,心中却是忽然明白了。
这一幕画面,与之前乔双森持枪杀入敌阵时,何其相似。
一样悍不畏死,一样起手天魔解体,一样是仿佛生怕别人跟他抢着上阵送死的模样...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身姿,怎么不让联想起之前战死沙场的乔双森?
“乔家父子皆英雄也。”海都尉手握战刀,心中不觉也有豪迈之气顿起:
“儿子战死沙场,满头白发的爹继续上战场,可敬可叹!”
“老兄弟们,我们岂能让乔家父子专美于前?”
海都尉振臂一呼,于是三百老卒战刀出鞘,争先上前。
大漠落日圆,战刀映寒光。
三百老卒沉默前冲,紧随乔木之后,面对那不似凡人的三米高豆将人墙,又一次发起冲锋,一如这四十年来的无数个日夜。
城墙上的说书人千里眼俯视着这一幕,心中也不自觉升起一股激昂情绪。
情绪是可以感染人,是可以从一个人传染到一群人身上的。
这个世界需要英雄。
一个舍生忘死的英雄,犹如黑夜里的一道光,可以让群众的眼中看见光。
将军身先士卒,皇帝御驾亲征,亲冒矢石,则士兵英勇争先。
而乔叒森作为一个外来武夫,如此拼死争先,自然也有不小的激励作用。
但世界需要的又不只是英雄。
因为英雄也会受伤,也会流血,也会身死。
单独的一个英雄又何以对抗时代的巨浪?
没有兵的将军身先士卒是死路一条,没有兵的皇帝御驾亲征就是笑话一场。
单独的英雄,只能成为殉道者,而无法左右时代之巨轮。
若无后来者相随,再无畏的英雄也终究是稍纵即逝的烟火,壮美有余,无益于大局。
但这座城的孤军不同。
昔日随着武圣人、李长歌出征的十万将士,可以说是上个时代的九州大地上最勇敢的一群人,他们被当时的大炎朝廷寄予厚望,是昔日试图挽天倾的勇士。
哪怕战死了,战败了,也有残余的三百白头老兵继承着抵抗异人的遗志,负隅抵抗至今。
所以他们不会坐视乔叒森孤身赴死。
“外头的九州想来也再觅这样一群舍生忘死的兵卒了...”千里眼心中赞叹。
但赞叹归赞叹,他心中也并不乐观。
正面战场是守不住的。
炼神武夫的长处在于身心俱强,哪怕是一品武夫,也依然是血肉之躯,攻击距离是有限的。
内劲一旦离体,就会迅速衰弱,大部分时候只能附着在拳脚兵刃上,随着攻击而爆发内劲。
凌空发劲不是不行,但哪怕是炼神武夫,内劲的攻击范围也就局限在十米左右。
乔木有一百多年功力,此时天魔解体之下短时间爆发出相当于五百年功力,在内劲的量上相当惊人。
但限于武夫本身的攻击手段有限,他再怎么爆发,杀戮效率也是有限的。
一剑斩出数十米剑光之类是做不到的,此类事基本只存在于说书人的口中,已经超出了炼神一品武夫的能力范围。
所以千里眼知道,乔叒森会死。
再强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