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8章 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  大国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装置处。

    川海材料研究所耗费数年时间才在前人的基础上打造二氧化碳转换技术他自然看过详细的资料。

    眼前这些看起来有些类似于中央空调外机的设备,其实是一套‘人工光合’作用系统。

    当然,它用的不是光能,而是电能。

    它可以在电能的驱动下,以比传统转化器更高的效率将碳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碳氢化合物,或者电解出氧气。

    高效、大量和稳定持续生产的卓越能力才是它的核心,至于耗费的电能.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实现的今天,还有什么比电能更加廉价的能源吗?

    看着眼前的设备,徐川好奇的开口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二氧化碳捕集器和转换器之前应该是试运行过一段时间的吧?”

    这次他来这边参与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启动运行会议,不代表这些设备之前没试运行过时间。

    毕竟一个项目要验收后正式启动运行,是需要对设备进行试运行和结果检查的。

    一旁,负责整个金陵市改造项目的负责人快速的回道:“是的,万达广场部署的这些设备已经运行过一段时间了。”

    徐川感兴趣的追问道:“如果是运行过一段时间,这些转换器应该是转化过氧气、碳氢化合物等物质的吧?有没有通过这台设备转换出来的材料,我想看看。”

    “当然有,您稍等。”负责人快速的回复了一句,朝着部署装置的内部房间走去。

    徐川好奇的跟了过去,在这个占地面积并不算小的房间内,他看到了一排排的柜子,柜子上放着各种形状的产品。

    根据标签,这位项目负责人找到了两个最新转化出来的产品。

    一个便携式的小型氧气瓶以及一瓶装在透明玻璃内的甲醇。

    “徐院士,这就是试运行期间转换出来的两种产品,这个是电解出来的高浓度的氧气,这个是合成的甲醇。”

    “这边只保存了最近一批的样品,此前试运行转化出来的工业产品都转运走了。”

    徐川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意思,不过眼下他对这种合成出来的甲醇和小型氧气瓶更感兴趣。

    从这位负责人手中接过样品打量了一下后,他朝着跟过来的郑海那边走去。

    “带火机和烟了没,借我用一下。”

    听到这话,郑海愣了一下,随即从身上摸出来一包烟。

    他是老烟民了,的确会随身带着烟和打火机,只是跟着徐川的时候一般不抽,只有找到空闲时间的时候才会抽上一根享受一下。

    将两种样品放到地上后,徐川从烟盒中抽出了一支烟,点燃后塞到郑海的手里。

    “帮我拿一下。”

    郑海不明所以的接过点燃的香烟,有些没弄懂徐川想做什么。

    徐川也没解释,他将甲醇瓶先还给项目负责人,提着氧气瓶将其小心的拧开了阀门,内部存储的高浓度氧气释放了出来,喷到了郑海手中的香烟上。

    瞬间,原本只有点点火光的香烟爆炸性的燃烧了起来,一团耀眼的黄色火焰呈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徐川满意的点了点头,拧上了氧气瓶的阀门。

    的确是高浓度的氧气。

    看着徐川折腾手里的氧气瓶,郑海又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

    在这位身边也呆了大几年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想法和行动也不是第一次了。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恐怕做不出来在项目现场亲自试验产品的事情,但他跟着的这位就毫无顾忌的做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他倒是能猜出来一些原因。

    无非就是兴趣来了,以及想看看这些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的呗。

    简单的做了个测试后,徐川将手中的产品还给了还在愣神的负责人,开口问道:“我记得刚刚你说之前试运行期间转化出来的产品绝大部分都被运走了?”

    听到询问,负责人这才回过神来,点点头道:“是的。”

    “转换效率如何?万达广场这边部署的二氧化碳捕集设备和转换器,每天大概能捕集多少二氧化碳,能转换多少氧气、甲醇这类产品?”

    听到这个问题,这个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名字的项目负责人快速的回道。

    “万达广场这边有两栋超过百米的大厦,总共部署了六套大型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在满功率的运转下,每周可以捕集约莫1600吨左右,平均每天接近230吨。”

    “其转化出来的产品.”

    犹豫了一下,这位负责人还是直接开口道:“转化的产品量目前还不太好估算,因为我们并不是直接将所有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都转化成了氧气、甲烷、乙炔等产品的。”

    “试运行一个月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还有不少暂时存储在了其他地方,并未全部转换成其他产品。”

    徐川点了点头,脑海中快速的计算了一下。

    仅仅是一个万达广场,一天就能捕集到23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一年80000吨左右。

    虽然说其他九个试点没有这么大面积的DAC二氧化碳捕集器,但按照之前金陵市政府提供的资料,一期工程,每年就能捕获至少五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

    如果后续继续二三期的工程,按照他对于部署的标准条件,金陵市一年捕集二氧化碳数量,恐怕能达到百万吨以上。

    且不提降低百万吨二氧化碳后对整个金陵市的温度影响,光是百万吨二氧化碳的就极具价值了。

    而按照国家电网那边公开的数据,在2023年的时候,国内最大煤电CCUS示范工程,即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工程,在全国的统计年数据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字。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