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章 不愧是传说中的那个人  大国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题。
    
    “同样用大数据来处理这个问题吗?”
    
    思索着,蓦的,徐川脑海中忽然闪过了此前一位老人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一件事,如果从个人或者说从研究机构上的角度来考虑会很麻烦的话,不如更高一点,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去进行考虑。”
    
    这不是原话,但却是当初他绞尽脑汁想着如何从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购买螺旋石-7X时,那位老人跟他说过的话语中意思。
    
    有些时候,对于个人或者单独的研究机构来说,一些事情很难办。
    
    但如果将角度扩大到一个国家层面的话,或许就很容易了。
    
    “或许,我知道该怎么优化这个问题了。”
    
    眼眸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徐川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如何去解决材料、设备、零部件等问题呢?
    
    毫无疑问是“标准”!
    
    没错,站在国家的层面上去考虑,高层并不会直接插手市场经济。
    
    但国家会设立一个标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论是原材料也好,还是零部件也好,亦或者是各种设备也好,都需要通过国家设立的‘标准体系’后,才能流入市场中。
    
    他可以将星海研究院看做是一个‘另类’的国家体系,围绕研究院和科研做一套标准。
    
    比如材料。
    
    星海研究院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很大,种类很多,因此采购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如果针对研究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都建立一个标准,并且通过大数据管控学习国家的手段,将符合标准的厂商列入一份‘标准单’里面,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自动进行管控。
    
    这样的话,在研究员进行项目的时候,只需要在这份‘智能系统’上列入需求,系统会帮忙进行选择和判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不,不仅仅是这样,甚至可以将采购和订单直接交给这个‘智能系统’,研究院这边只需要成立一个‘质量管控’部门,定期的对生产商的产品进行抽检,保证质量没有问题就行。”
    
    “在此基础上,再联动起来前面研究所内部的管控,直接做一套‘垄断式’的智能研究管控,如果做到了的话,对于研究院的管控,将极大的简化所有的步骤!”
    
    一条完整的线,在徐川脑海中逐渐的串联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光是围绕研究所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就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
    
    但相对比给星海研究院自建工业园区来说,它是完全有希望的,需要的资金和投入也不会那么大,完全有可能实现。
    
    ......
    
    与此同时,另一边。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在温远航离开了长安街北海后没多久,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低调的驶离了北海小岛。
    
    在国an人员的护送下,温远航带来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参数资料,以及徐川交代的一些应用技术问题,一起送到了复兴路的一处军事装备研究所中。
    
    在这里,星海研究院研究出来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将得到全面的研究和开发,匹配到航空母舰、核潜艇、重型轰炸机等各种军事设备上。
    
    至于除了军事以外的其他用途,暂时除了星海研究院那边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外,一律都先禁止。
    
    毕竟非军事化的应用,要想保密难度实在太大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