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一个星际文明发展的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大国院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徐川接到斯塔凡?诺马克秘书长的祝贺来电时,另一边,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发布会也正在同步进行。
    相对比较往年物理学奖与化学奖会在不同的日期公布来说,今年这两项自然科学奖选择了在同一天公布。
    原因很简单,两项诺奖的获奖者,都是同一个人。
    考虑到这个因素,物化两院的评选委员会在互相商议了一下后决定将公布时间放到一起。
    反正他们已经打破了常规,也不怕再震撼一点。
    当然,除了这点外,他们也希望物化双奖的荣誉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公布的时候,全世界都沸腾了起来。
    在公布诺奖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国内外的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转发了相关的消息。
    短短一个小时不到,徐川荣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消息便直接冲上了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热搜了。
    【卧槽?川神又双叒叕获奖了?】
    【妈耶!物理奖和化学奖居然同时颁发给了一个人?这应该是历史上的首次有人拿到不同类型的诺奖吧?】
    【首次倒不是,上个世纪的居里夫人就分别拿到过物理奖和化学奖,只不过不是在同一年。除此之外还有获得了化学奖与和平奖的莱纳斯·鲍林,不过和平奖你懂的,狗都不要。】
    【同一年拿到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诺奖可以这样子颁发吗?好奇。】
    【理论上来说应该不行吧,但是规定这东西,本身就是用来打破的,川神拿两枚诺奖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感觉没有人比他更配!】
    【如果算上18年的物理奖,川神他老人家已经拿到三枚了!而且这次颁奖的理由是强电统一理论的贡献,但他还有暗物质粒子、室温超导材料这两项百分百能拿到诺奖的成果(如果发的话),这都批发诺奖勋章了,好家伙。】
    【就没人关心威腾教授吗?!他终于拿到诺奖圆梦诺菲双奖了!!!!】
    【斜眼笑,学生带着导师拿诺奖,这什么科幻小说中的故事?笑死了。】
    【还有德利涅教授,一个数学家拿到了诺奖,这样算下来,诺菲双奖得主一下就有三位了。】
    .......
    不得不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同一年将物理学奖与化学奖颁发给同一个人的消息就如同冷水倒进热油锅一样,在全世界都掀起了剧烈的讨论。
    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够获得两枚诺贝尔奖的学者都屈指可数。
    纵观诺奖自1895年成立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也就只有五个人而已。
    更别提在同一年获得了。
    能够在两个不同领域分别获得一枚诺贝尔奖,这意味着获奖者至少要在两个庞大的科学领域中做出全世界最顶尖的科研成果。
    这个难度,抛开莱纳斯·鲍林的化学奖与和平奖来说,全人类也只有居里夫人做到过。
    而且她还是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拿到的,难度远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小。
    毕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与学术的进步以及各个学科知识量的增加,几乎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就拿物理来说,纯物理学就有经典力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五大学科。
    而多学科物理学还有化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经济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天文物理学七大学科。
    两大分类加起来总计12门学科,而这十二门物理学科下,几乎每一个都有可以像树枝一样继续细分下去的子学科。
    如果真要统计的话,当代物理学的细枝领域已经超过了三位数,正在朝四位数前进。
    而对于绝大部分的学者来说,能在这三位数的某一个细枝领域中做到极致,获得其他物理学家的认可,就已经是需要用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去完成的工作了。
    甚至对于大部分的学者来说,他们根本就走不到某一个细枝领域的最前沿,并且有能力将这个前沿区域往前拓展那么一丁点。
    所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要想在不同大学科领域下同时拿到诺奖,难度真的太大太大了。
    .......
    与此同时,另一边。
    下蜀航天基地,带着任务前来航天局局长邬远康在向徐川了解清楚情况后已经离开。
    办公室中,带着火星枯石菌最新研究实验数据过来的华科院陈文泽教授轻轻的敲了敲敞开的门,走了进来。
    “徐院士,常院士。”
    打了个招呼后,他看向徐川,眼神中带着浓浓的羡慕,笑着祝贺道“恭喜徐院士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
    作为一名学者,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他毕生的追求目标了。
    当然,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毕生的梦想。
    因为他从未将诺贝尔奖当做过自己的目标过。
    毕竟梦想可以想,但目标是要追求和去努力实现的。
    虽然说有时候他也会幻想一下自己能在五十岁之前被推荐一下评选科学院的院士,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诺奖过。
    因为以他的学术成就,距离诺奖实在是太遥远了。
    作为当前学术界公认的最高奖项,拿到了这枚奖章就意味着获奖者可以在全世界都横行无忌,再也无需为科研经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