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阿米莉亚和谷炳的报告会完成的相当顺利,徐川也衷心的为这两名已经成长起来的学生感到欣慰。 对于他来说,除了对那些未知领域的研究外,将已经领悟的知识传播下去同样是他的人生目标。 毕竟,一个学科、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发展,靠一个人是撑不起来的。发展的背后,永远都是一群人在默默的奉献。 “教授!我们报告.....完成了!” 报告会结束,阿米莉亚和谷炳第一时间跑了过来,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激动。 徐川微笑着看向两人,鼓励道:“干得不错!” 人生中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面向来自全世界各国的学者做报告,其中还不乏顶级大牛,考验的不只是作报告学者的数学水平和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种相当大的考验。 而经历了这一次蜕变后,无论是阿米莉亚也好,还是谷炳也好,都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谷炳咧嘴笑道:“你是不知道我站在台上的时候,心跳有多快!感觉都要从嗓子眼里面跳出来了。” 徐川笑了笑,想起了当年他面试谷炳的时候,见了他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全的样子有些感慨。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好几年,曾经的学生也已经毕业,甚至能站在了上千人面前做演讲和报告了。 “教授,谷师兄,米师姐,我也好紧张啊,上台作报告有什么经验和技巧没有啊,传授点给我啊,我也需要!” 一旁,蔡鹏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三人,这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他也有一场四十五分钟的报告。 虽然比不上谷炳和阿米莉亚的一小时,但他的报告是建立在《微分方程维数多项式的最小微分计算的阶段性证明》论文上的。 而这篇论文目前还没有经过同行评审,也就是说,他需要面对那些顶尖大佬们的提问环节,比谷炳和阿米莉亚更难。 徐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没什么经验和技巧,有的只是实力和一颗热爱学术的心,能解决微分方程维数多项式的最小微分计算问题,我相信你会没问题的。” 师生几人聊了一会,阿米莉亚看向徐川,深吸了口气,开口道:“教授,有件事我想和您说一下。” “嗯?”徐川看向阿米莉亚,笑道:“怎么了?” 抿了抿嘴,阿米莉亚开口说:“普林斯顿大学那边邀请我过去担任数学系教授,我想咨询下您的意见。” 闻言,徐川眼神中飘过了一抹惊讶,不过很快就转变成了笑容:“普林斯顿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去那里担任教授,我相信你能在数学上走的更远。” “您的意思是推荐我过去任职吗?”阿米莉亚问道,随即又补充道:“但是数学物理的计算方法,我还没有完全学会。” 徐川笑着道:“探索物理的数学计算法,其核心我都已经交给你了,我相信你能在未来更进一步的完成自己的拓展。” “而且永远的跟在我的身后,其实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你受我的影响很大,一路追随我的步伐前进的话,很难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以,去普林斯顿历练一下吧!” 顿了顿,他笑着道:“说不定等到华国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修建起来后,我还需要你的帮助呢。” 闻言,阿米莉亚用力的点了点头。 虽然她很希望能继续跟在徐川的身边学习,但她也知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她很难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去普林斯顿担任教授未免不是一段新的学习历程。在那里,她或许可以站到更高的位置,距离眼前这个人更近一些。 ...... 一场报告会结束,阿米莉亚不出意外的被媒体记者给团团围住了。 长久以来,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男性的领域,因为真的很少有女性能在这一领域做出突出的成果。 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数学领域女性做出来的成果,带来的影响力会比男性更大一些。 “阿米莉亚教授,我是bbc的媒体记者,您以二十六岁的年龄拿到菲尔兹奖,一举打破了前人的记录,请问有何感想?” 阿米莉亚:“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并没有打破前人的记录,菲尔兹奖最年轻的记录是我的导师保持的。” “至于感想,激动?兴奋?愉悦?好像都有点,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会的心情。不过我想我最应该感谢我的导师徐川教授,是他给与了我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bbc记者:“听说您目前还在跟随那位徐教授学习,作为已经拿到菲尔兹奖的您,请问在徐教授手中还没有资格毕业吗?” 阿米莉亚摇摇头,道:“不,在数学上我已经毕业了,也拿到了毕业证书。我跟着教授学习是在进修。” “进修?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当然可以。”阿米莉亚笑着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些自豪道:“教授他擅长的并不只有擅长数学,物理、天文等领域他同样有着巨大的贡献和成就,尤其是在将数学这项学科引入其他学科中促进发展,更是他最为拿手的地方。” “而我跟着教授所进修学习的,便是这个。” bbc记者:“原来如此,听说您前段时间在cERN那边实习工作,请问您未来是否会继续在cERN工作吗?” 这个问题,bbc的记者挖了个小坑,cERN和华国在强子对撞机领域的竞争是众所周知的,而不管阿米莉亚是继续前往cERN工作,还是选择在华国工作,都会落下一些可以编写的‘故事’。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阿米莉亚的回答却完全偏离了方向。 “我已经收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大抵会在秋季开学季的时候前往普林斯顿担任数学教授。” bbc的记者愣了一下,他还真没考虑到这点,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笑着恭喜了一声。 虽然挖了个小坑没坑到人,不过能收获到一份26岁女性菲尔兹奖得主的采访已经很不错了。 ...... 上午阿米莉亚和谷炳的报告会结束后,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徐川当然不打算就这么浪费了,于是在大会现场寻找了起来。 一场国际数学家大会,分列成了整整20场分组报告,每一个组又有三到十一个小报告段。 从逻辑组到代数、再到数论、代数和复数几何,几乎每一个数学的大小分类都有对应场地和报告时段。 繁多的报告徐川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都去看,寻找和挑选自己感兴趣和需求的领域也是一名学者的基本功。 从代数几何领域开始,徐川看了看报告场地,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数论领域。 正好,在数论领域做报告的,是一位不逊色于菲尔兹奖得主的数学家。 詹姆斯·梅纳德,日不落国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研究重点是使用解析数论的工具,特别是筛选方法来研究素数。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这位梅纳德教授会获得本届菲尔兹奖,他对解析数论的贡献,以及在理解素数的结构和丢番图近似方面都很不错,综合实力很强。 整体来说,这名数学家有些类似于北大黄金一代的张伟教授,整体研究水平较高,但缺乏一个大的数学猜想作为基石。 再加上他今年才三十五岁,还可以再等一届,所以就被阿米莉亚给挤下去了。 其实说起来,这位梅纳德教授也挺有‘意思’的。 不仅是在菲尔兹奖上‘落后’了一筹,在一些其他的数学成果、奖项等上面也都落后了一些。 说起素数,一些爱好者很容易说出一些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却又非常困难的数学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新梅森素数猜想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素数猜想中一部分。 而这位梅纳德教授最出名的成果之一,便是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中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隔小于600。 但遗憾的是,在他发表这一成果半年前,时年55岁的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对素数,其间隔小于7000万。 尽管梅纳德教授的间隔数值远小于张益唐,但张益唐是第一次证明存在无穷多对质数,其间隔有一个有限上界的学者,因此和孪生素数猜想相关的荣誉,比如「数论界最高奖」柯尔奖等奖项都被张益唐拿走了。 没办法,数学界就是这样‘现实’。同一个问题,如果有很多人在研究,那么往往只有第一个解决的人可以得到大部分荣誉。 而对于这位梅纳德教授来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