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薛仁贵将舆图放在一边,霍然起身,抓起旁边一件大氅便大步走出军帐,顶着寒风大雪向着营门处快步而去。
漫天风雪之中,一支骑兵由东至西逶迤而来,马蹄踏碎冰雪,旌旗残破漫卷,每一个兵卒脸上都携带着冻伤、...
李清自回京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兵部尚书府的书房,昼夜不息地审阅边军各地的军报与案卷。张瑶与艾米尔亦不敢怠慢,各自分头行动,一边整理兵部内部的冗员名单,一边派遣亲信前往各镇巡视,确保整肃计划顺利推进。
然而,正如艾米尔所言,整肃边军之举,虽得皇帝首肯,却在朝堂内外引发了不小波澜。尤其是那些曾与旧党关系密切的将领,虽未明目张胆地反对,却暗中串联,甚至有人向御史台递上密奏,指责李清“擅权专断”、“妄自裁决军将”,意图动摇皇帝对他的信任。
张九龄对此亦颇感忧虑,特地召李清入宫,于中书省密议。
“李相,如今边军整顿虽有成效,但朝中已有风声,说你手段过于凌厉,恐生不测。”张九龄神色凝重,“陛下虽信任你,但若群臣联名上奏,恐怕会动摇圣心。”
李清端坐于案前,神色沉稳:“张相,边军若不彻底整肃,终将成祸。旧党虽已覆灭,但其残党仍藏于军中,若不斩草除根,日后必成大患。臣所行之事,皆为大唐社稷计,非为一己之私。”
张九龄叹道:“话虽如此,但人心难测。朝中亦有旧党余党未尽,若他们借题发挥,恐对你不利。”
李清微微一笑:“无妨,只要陛下信任我,我便无所畏惧。”
张九龄沉吟片刻,终是点头:“既然如此,我会在朝中为你周旋,但你自己也要小心行事。”
李清拱手谢过,辞别张九龄后,便径直回府,召集张瑶与艾米尔。
“朝中已有风声,说我们整肃边军太过激进。”李清开门见山,“张九龄提醒我,须得谨慎行事。”
张瑶皱眉道:“难道有人打算弹劾你?”
“恐怕是迟早之事。”李清道,“但我们不能停步。边军虽已肃清部分旧党,但仍有残余,必须一鼓作气,彻底铲除。”
艾米尔沉思片刻,道:“属下建议,我们可以从兵部内部开始,先清理那些与旧党关系密切的官员,再逐步推进至边军各镇。如此,既能减少阻力,也能稳固兵部根基。”
“此言有理。”李清点头,“兵部若不能彻底清理,边军整肃便难以为继。张瑶,你负责兵部内部的整顿,凡与旧党有往来者,一律革职查办。”
“属下遵命。”张瑶应道。
“艾米尔,你继续巡视各镇,密切监视边军动向,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属下明白。”艾米尔拱手。
李清沉声道:“如今朝堂风云变幻,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不可有丝毫疏忽。边军整肃,既是军务,亦是政治,若不能稳住局势,便可能前功尽弃。”
二人皆神色凝重,齐声应道:“属下愿为李相分忧。”
翌日,兵部内部整顿正式开始。张瑶亲自带队,彻查兵部各司官员,短短三日,便查出十余名与旧党有往来的官员,一一革职查办。此举震动朝堂,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李清的整肃计划,远不止于边军,而是要彻底清洗整个军政系统。
与此同时,艾米尔亦在巡视途中,察觉到几处边军驻地的异常。他亲自前往河西,与赵元庆密谈,得知吐蕃虽在祁连山南麓一役中受挫,却并未真正退却,反而在暗中加强兵力部署,似有再度出兵之意。
艾米尔立即将此事密报李清,李清阅后,眉头紧锁。
“吐蕃果然不肯善罢甘休。”李清低声自语,“看来,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以防他们趁乱而动。”
他立刻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请求皇帝批准调遣安西、北庭两镇兵力,加强河西防线。
与此同时,他又亲自前往陇右,与王延嗣商议布防事宜。
“吐蕃若再出兵,必走祁连山一线。”李清分析道,“我们必须在祁连山北麓设防,阻止他们南下。”
王延嗣点头:“属下已命人加强凉州、甘州的守备,但若吐蕃主力压境,恐怕仍难抵挡。”
“无妨。”李清道,“我已经命赵元庆在河西牵制吐蕃主力,只要我们能守住祁连山一线,便可稳住整个陇右局势。”
王延嗣沉吟片刻,道:“若吐蕃真有异动,我愿率军出征。”
“好。”李清点头,“你率五千骑兵,驻守祁连山北麓,随时待命。”
王延嗣领命而去,李清则亲自前往各边军驻地巡视,安抚军心,严查内应。
短短半月,李清不仅稳住了陇右局势,更在兵部内部清理了一批旧党残余,使整个军政系统焕然一新。
然而,朝堂上的风波并未平息。数日后,御史台果然有人上奏,弹劾李清“擅权专断”,甚至有人暗指他“图谋不轨”,意图动摇皇帝对他的信任。
张九龄闻讯,立刻入宫觐见李隆基。
“陛下,李清虽整顿边军,手段严厉,但其用心良苦,皆为大唐社稷计。”张九龄恳切道,“若因此而责罚于他,恐寒了将士之心。”
李隆基沉吟良久,最终缓缓点头:“朕知李清忠心,但朝中议论纷纷,亦不可不察。传旨,召李清回京,朕要亲自问话。”
李清接到旨意后,略作安排,便启程返京。
回到长安那日,正值初冬,寒风凛冽,朱雀大街上行人稀少。李清策马入城,直奔皇宫。
李隆基在紫宸殿召见李清,听完他对整肃边军的详细汇报后,久久未语。
良久,李隆基缓缓开口:“李卿此番整肃边军,虽有成效,但朝中亦有非议,朕不得不问。”
李清拱手道:“臣所行之事,皆为大唐社稷计,若有非议,臣愿一一道明。”
李隆基点头:“好,你说。”
李清沉声道:“边军若不彻底整肃,终将成祸。旧党虽已覆灭,但其残党仍藏于军中,若不斩草除根,日后必成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