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一九章 以仁为本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隆基目光深沉:“如今兵部改制已成,但朕知,你心中所谋,远不止于此。”

    李清微微一笑:“臣所谋,不过是让大唐真正强盛。”

    李隆基凝视他良久,终是缓缓点头:“好,朕便信你一回。”

    夜色深沉,长安城的灯火依旧明亮,映照着这座盛世之都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皇宫深处,李清、张瑶与艾米尔再次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朱雀大街,心中皆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们知道,真正的历史改写,才刚刚开始。

    李清自安西归来,长安正值春末夏初,天气渐暖,但朝堂上的气氛却愈发紧张。改制虽已全面推行,但旧党残余仍在暗中串联,吐蕃虽暂退,却并未放弃对边疆的觊觎。而最令李清担忧的,是兵部内部,竟也开始浮现出新的隐患。

    这日,李清在兵部尚书府召集张瑶、艾米尔及兵部几位亲信幕僚议事。

    “近日兵部内部风声渐紧,有传言说改制动摇了旧将根基,甚至有边军将领密信往来,意图联合上书,请求恢复节度使职权。”张瑶沉声道。

    “不仅如此。”艾米尔接过话头,“我昨日收到密报,河西镇总兵赵元庆手下一名副将,已被吐蕃暗中收买,正试图策动边军将领,联合抵制改制。”

    李清神色凝重,缓缓点头:“改制虽已推行,但阻力远比预想中大。若不及时应对,恐怕边军将再度陷入分裂。”

    “那该如何应对?”一名幕僚问道。

    “先发制人。”李清目光一沉,“立即彻查兵部内部,凡有异动者,一律调离。同时,派人前往河西,彻查赵元庆部下副将之事,若属实,立即拿下。”

    “可若赵元庆因此生疑,会不会影响边军稳定?”张瑶皱眉。

    “赵元庆忠于朝廷,不会因一人之乱而动摇。”李清语气坚定,“但若放任不管,反倒会动摇军心。”

    艾米尔点头:“我可亲自前往河西,协助赵元庆肃清内患。”

    “好。”李清应允,“张瑶,你负责兵部内部清洗,务必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我则亲自入宫,向陛下禀报此事,争取他的支持。”

    三日后,李清入宫觐见李隆基。

    紫宸殿内,李隆基听完李清的汇报,沉吟片刻,缓缓道:“改制虽已推行,但朕亦知,旧将心中难免不满。若有人借机煽动,恐会引发动荡。”

    “陛下圣明。”李清拱手道,“臣已命人彻查,凡涉及者,一律严惩。然改制关乎大唐边军根基,若不彻底推行,边疆恐将再度陷入混乱。”

    李隆基缓缓点头:“朕信你,也支持你。但改制之事,需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臣明白。”李清道,“然如今吐蕃蠢蠢欲动,若边军再起内乱,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陛下准许兵部设立监察司,专司边军监察,以防内乱再起。”

    李隆基略作沉思,终是点头:“准奏。”

    李清谢恩退下,心中却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兵部监察司正式设立,艾米尔被任命为监察司主事,负责巡视各镇,监察边军将领动向。

    与此同时,张瑶在兵部内部展开清洗,短短半月,便将十余名与旧党勾结的官员调离,换上李清亲信。

    然而,就在改制稳步推进之际,一封密信却打破了长安的平静。

    密信来自安西镇,言吐蕃已与安禄山旧部残党达成密约,将于三月后联合出兵,趁大唐边军改制未稳之际,一举攻占陇右。

    李清接到密信后,立即召集张瑶、艾米尔议事。

    “若此信属实,那吐蕃与旧党残党已彻底联手。”张瑶神色凝重,“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不错。”艾米尔道,“若让他们抢先动手,边军改制恐将前功尽弃。”

    李清沉思片刻,缓缓道:“我即刻启程,前往陇右,亲自坐镇指挥。同时,命赵元庆加强河西防务,以防吐蕃从北面突袭。艾米尔,你继续巡视各镇,确保军心稳定。”

    “属下遵命。”艾米尔应声。

    次日,李清便启程奔赴陇右,随行的除了亲卫,还有兵部新调来的五营精兵,共计五千人。

    十日后,李清抵达凉州,王延嗣亲自出城迎接。

    “李相,属下已按您的指示,加强边防,但吐蕃近日频繁调动,似乎已有异动。”王延嗣低声道。

    “他们等不及了。”李清目光沉稳,“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动手。”

    “李相的意思是……”

    “主动出击。”李清语气坚定,“我已命赵元庆在河西牵制吐蕃主力,我亲率五营精兵,直捣祁连山南麓,摧毁旧党残党的据点,断其根基。”

    王延嗣一惊:“可若吐蕃趁机出兵,我军恐腹背受敌。”

    “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李清道,“我已命兵部调遣安西、北庭两镇兵力,随时策应。只要我们能先发制人,吐蕃便不敢轻举妄动。”

    王延嗣思索片刻,终是点头:“属下愿随李相出征。”

    “好。”李清点头,“你率五千骑兵,随我出征。”

    三日后,李清亲率一万精兵,自凉州出发,直奔祁连山南麓。

    五日后,大军抵达预定地点,斥候回报,叛军果然在山谷之中秘密集结,正与吐蕃使者密谈。

    李清当机立断,下令夜袭。

    当夜,月色朦胧,风声呼啸,李清亲率三千精锐,悄然潜入山谷。

    叛军毫无防备,突遭袭击,顿时大乱。

    战鼓声起,唐军四面合围,叛军仓促应战,顷刻间便溃不成军。

    李清身披战甲,亲临战场,一马当先,斩敌首数十,士气大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