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一一章 要钱之法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兄弟几个凑在一处听着李佑“神机妙算”,顿时大为兴奋,仿佛已经见到无数钱帛运入自家库房,将来在封国的日子也如当下一般锦衣玉食、奢靡享受。

    李慎好奇道:“可咱们总不能挨家登门去要钱吧?”

    虽然钱帛是好东西,但脸皮还是得要一点。

    堂堂亲王登门要钱,脸面都丢尽了.......

    李佑胸有成竹:“吾等太宗之子、尊崇无比,焉能去做那等下作之事?诸位弟弟放心,只要你们赞同,我自有办法让他们乖乖将钱帛送来,无需咱们舍去面皮登门讨要。”

    李慎大喜:“若当真如此,小弟对五哥感激不尽!”

    其余几人也纷纷表示感谢,神情喜悦。

    李恽比较谨慎,问道:“五哥有何锦囊妙计?”

    李佑洋洋得意:“倒也不难,只需在市井之间宣扬一下晋阳‘知书达礼、兄弟情深”,将舆论搅起来,你觉得那些姐夫、妹夫们是否还坐得住?”

    弟弟们都是聪慧之人,马上明白了李佑此举之用意,纷纷赞赏,感叹,一大堆恭维阿谀之词奉上。

    陛下登基以来素来主张“仁和”,对内,对外始终以“宽厚”示人,连雉奴那样谋逆之人不仅不予追究甚至准许出海封邦建国,更别说宗室那些参与“昭陵大案”之人也都一一对惩罚予以减缓,最近更是接连展示“宽容仁爱”……………

    陛下以“仁爱”为施政纲领,天下自当效仿之。

    反之,若是连宗室、姊妹都不能相互“仁爱”,岂不是告诉世人陛下所谓的“仁爱”不过是一腔情愿、贻笑大方?

    而兄弟、姊妹如何展示“仁爱”?

    那自然便是效仿晋阳公主,对即将出海就藩、封邦建国的亲王弟弟们赠予钱帛,让世人皆知皇家之团结、友爱………………

    李恽性格谨慎,迟疑道:“如此操弄舆论乃是大忌,万一陛下动怒,如何是好?”

    李佑一摆手,不以为然道:“若咱们继续居住长安城,这等忌讳自然是万万不能犯的。可咱们马上就要出海就藩了,这一别大抵终生再无相见之日,陛下即便不满又怎会当真动怒呢?”

    既然陛下自己玩什么“宽容仁爱”,那么又岂能因为弟弟们的小心思而自相矛盾、大动干戈呢?

    李恽领悟了李佑言中之意,冲其挑起一根大拇指,表示佩服。

    李佑大笑两声,旋即收敛笑容,对几个弟弟肃然说道:“虽然陛下不会因此怪罪,但朝堂上那些个御史言官可说不准,整日里盯着咱们这些亲王吹毛求疵,发起弹劾也说不定......所以定要兄弟齐心,即便有事也要口风一致,

    万万不能被其各个击破,只要咱们抱团一处任谁也奈何不得咱们,法不责众嘛!”

    “五哥放心,这是为了大家牟利的大好事,谁敢心口不一、反叛背刺,我就闯入他的府邸,大嘴巴打掉他的牙!”

    李?将胸脯拍得砰砰响,目露凶光的威胁一圈。

    几个小弟战战兢兢,这位老六性子桀骜粗犷,一贯无法无天、嚣张跋扈,说得出那就一定做得到,连太宗皇帝当年都气得大骂其“禽兽”......

    “吾等定然以两位兄长马首是瞻!”

    “哈哈,咱们兄弟一并从姐夫们口袋里掏几个钱,快哉!”

    李佑喜动颜色。

    之所以将弟弟们一并拉着,就是为了防备有可能引发的反噬,现在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谁还能将这些即将出海就藩的亲王一并给惩处了?

    陛下也不会允许啊。

    冰冰冰冰冰

    很快,晋阳公主尽起库房、大半家资赠予晋王之事迅速在长安城内传扬开来,市井之间对于晋阳公主此等“义举”赞不绝口,尤其是其中的兄妹感情更加脍炙人口。

    都说“天家无亲情”,可当下晋阳公主与晋王之间的深情厚谊,岂不正与陛下倡导之“仁爱”不谋而合?

    一时间,晋阳公主“贤良淑德”之名声响彻长安,不少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暂停求亲之人家,此番再度蠢蠢欲动。

    血统尊贵、聪慧伶俐,兼且贤良淑德,这是何等出类拔萃,耀眼夺目之贵女?

    若能娶回家中,定能护佑家门、提振家风。

    只是房二那混账不当人子,居然意欲将晋阳公主强行霸占……………

    与此同时,一个理所当然的疑问被提了出来:太宗皇帝那么多的闺女,为何至此亲王出海就藩之际却唯有晋阳公主一人赠予钱帛,为兄长以壮行色?

    御书房内,李承乾眉头紧皱,喝着茶水听着李君羡的禀报,听到如今市井之间皆是对一众公主驸马之职责、控诉甚至是嘲讽,放下茶杯,问道:“这股流言从何而起?”

    身为一个历经波折终于坐上皇帝登基之后又两次三番遭遇兵变的皇帝,自身威望不足,根基浅薄,尤其注意舆论,现在听李君羡详细回禀马上便意识到其中的不对劲。

    若无人从中操纵,即便有这方面的言语也绝无可能如此之快的席卷整个长安。

    李君羡迟疑一下,道:“应当是从齐王府而起,但末将并未追溯源头。”

    一个亲王试图掌控舆论,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天大罪过,无论这股舆论的指向是公主、驸马还是其他什么。

    这已经突破了身为人臣的底线,更遑论还是身份敏感的亲王……………

    一旦追溯源头,就意味着将所有事情摆上台面,再想撤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他既不能,也不敢主动去做,除非陛下明言下令。

    不过在他看来,陛下大抵不会去追究齐王的责任......

    果然,李承乾蹙眉想了一会儿,许是想通了其中关键之处,眉头舒展开来,哼了一声,骂道:“脑袋里那么一点儿聪明伶俐全都用在歪门邪道上了,没出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