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六十章 人心思动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翌日清晨,李君羡早早来到御书房门外求见,得到召见之后,便将连夜侦讯得来的消息一五一十上报。 “启禀陛下,前两日清河公主前往梁国公府,拜会了高阳公主,期间清河公主恳请高阳公主说项,希望能够将卢国公于河西“强占'的数万亩棉田落户于清河公主名下,高阳公主已经答允,并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往河西。 ”

    李承乾自不会怀疑消息的真实性,“百骑司”现如今已经恢复了对朝中文武大臣的监控,他不是太宗皇帝,没有那种“谁想造反就让他来”的气魄,必须时时刻刻掌握大臣们的动向。

    登基之后连续两次兵变,使他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必须掌控长安任何风吹草动……

    “房俊已经前往西域,不可能没有家书送回,高阳为何还要给河西去信,而不是送去西域呢? ”面对疑问,李君羡缄默。

    他是帝王鹰犬,负责收拢长安内外各种消息,但只能基于事实上报,不能有任何主观猜测…李承乾似乎也并非让他回答,问出之后,略作沉吟,便轻声道:“如此说来,崔神基已经与房俊搞到一起,嗬嗬,这厮当真是有本事,崔神基刚刚走出长安前往凉州任职,便对房俊投诚、任其驱策。 ”必然是房俊的家书送到长安,高阳收信之后得到指点,这才直接写信给凉州的崔神基,命其完成棉田过户事宜…

    遂轻叹一声:“凉州上下,皆奉越国公之命也。 ”

    不过这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凉州大规模种植棉花便是出自房俊之谏言,而大唐最大的棉纺系统也在房俊掌握之中,若无对凉州之掌控,岂能将棉纺工业价值最大化?

    如今棉布之受益已经可见,不远的将来,几乎可以成为与瓷器、丝绸、纸张相提并论的商品,倾销海外,为帝国攫取巨大利润。

    “怪不得程咬金这厮面对朕用他戍守承天门的任命推三阻四,这是有把柄落在房俊手中,不敢取左右金吾卫而代之,唯恐房俊事后找他算账。 ”

    李承乾略一思索便想通其中节点,对于程咬金出乎预料的反应也有了解,心里有些恼火。

    “卢国公回城之后,见了何人? ”

    “见了英公,所谈何事,不得而知。 ”

    “回府之后,可否见过清河? ” “

    见过,与长子、次子、清河殿下在书房之内密议至少一个时辰。 ”

    “嗯? ”

    李承乾敏锐发现不妥之处:“为何没有其三子程处弼?是当时不在府内吗? ”

    “程处弼今日特意请假,回府给卢国公接风洗尘,末将特意询问,当时其正在府内,但书房之中密议之时却没他。 ”

    李承乾沉吟不语。

    程咬金将家中主要人物全部交到跟前,必然是商议攸关家族利益的大事,却唯独将程处弼排斥在外……程处弼素来与房俊亲厚,甚至附于骥尾、马首是瞻,莫非程咬金此举是要针对房俊有所谋算?他松了口气。

    最怕程咬金这厮被房俊捏住把柄之后受其胁迫,不得不对其言听计从,既然程咬金心有不甘甚至意欲反击,那就很好。

    放眼朝堂,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制衡房俊之人,殊为不易……

    至于李勒,他并未过多担心。

    程咬金显然是取寻李勒出面,希望可以将房俊手里的把柄取回或者销毁,但以他对李勒的了解,后者断然不会参与此事。

    没有谁能将“明哲保身”这一套玩得如此炉火纯青……

    “多关注一下卢国公府,对卢国公接下来的动向要了如指掌。 ”

    “喏! ”

    李君羡躬身领命,并不多问。

    虽然他心里对于程咬金的反应、举止已经产生不少怀疑……

    英国公府。

    傍晚时分,李勒用过晚膳,正在书房内读书,便见到长孙李敬业大步入内,见礼之后坐在一侧椅子上,自己斟了一杯茶,灌了一大口。

    李勒蹙眉,放下书本,问道:“你不在军中值守,何以跑回家来? ”

    他素来治军严谨、军纪严苛,更是严于律己,对于自己的儿孙要求也很是严格,家中无大事、自身无大病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擅自请假离营。

    李敬业却不答,反而问道:“祖父缘何拒绝卢国公之恳请?卢国公素来对您马首是瞻、唯命是从,他若接替左右金吾卫进驻皇城、戍守承天门,对于祖父的声威大有提振之效,自应帮衬一把才是。 ”李勒面容严肃,盯着这个最为像他的嫡长孙:“是程咬金让你来问的? ”

    李敬业摇摇头:“程处默离京日久,今次回京,袍泽们一并为其接风洗尘,大伙聚在一处吃了一顿酒,酒宴之后将我单独留下,谈及此事,言语之中颇多抱怨。 ”

    炖了一顿,续道:“咱们两家乃真正的世交,您与卢国公更是过命的交情,如今卢国公遇到难处,为何袖手旁观、不闻不问呢?房二之所以权势熏天,甚至压过祖父您一头,正因其党羽遍及军政两方,处处都有人为其张目。祖父之功勋、资历远甚于房二,却因自珍羽毛、明哲保身而落于下风,时常受其讥讽欺凌,孙儿不忿! ”

    事实上,这不仅是李敬业心有怨尤,那些李勒的部属同样如此。

    想想李勒是何等身份、何等资历?早在太宗皇帝之时便已经是尚书左仆射、朝中第一人,权倾朝野、威望厚重。可在太宗皇帝驾崩、新皇继位之后,却时时被房俊压制,连带着部属也难以讨到更好的差事……大家跟着你玩命,令行禁止、忠心耿耿,除去那一份袍泽之情、战友之义以外,更多不还是跟着你有肉吃吗?

    可现在眼看着别人将肉吃完了,自己这边骨头都没得啃,自然心有怨言……

    这是人之常情。

    但似乎不仅于此……

    李勒拧着眉毛瞅着自家长孙,越瞅越觉得不对劲,冷声问道:“这是你的心里话,还是有人蛊惑你回来这么说? ”

    李敬业忙道:“自然是孙儿心里话,我又不傻,哪里有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