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3章 心肺复苏  医生:跟着大佬捡属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这台手术要做好充分准备,他设计了一套手术方案,发给了龙教授、刘华龙、沈俊鑫和蒋薇薇几个人熟悉。
    每个人都要记清楚自己的操作程序。
    这是大型复杂的手术才需要这样做。
    龙教授提出了几个问题,他做不了,秦堪修改了一下,最后大家都认可了。
    生物制药工业园把药剂送过来了,秦堪做了一下动物实验,超剂量注射到动物身上,动物除了正常的副作用反应之外,它还是安全的,没有死亡。生命体征都平稳。
    第三天上午9时,手术开始。
    麻醉师是湘雅的教授,他很谨慎,使用的剂量比较保守,第一次麻醉竟然没有成功,最后增加到足够剂量,病人才正式麻醉了。
    他紧盯着屏幕,看着数据。
    不过,他还是规矩地坐在圆凳上。
    麻醉师站着,手术医生就会紧张。现在,他要是不坐下来,主刀医生根本就不能安心手术,在手术医生提出抗议之前,他还是很自觉坐下来了。
    不过,才过了几分钟,麻师就站了起来,一想,不对!又赶紧坐下。
    龙教授发话了:“老李,你老老实实坐着,我被你这样一起一坐,吓得心脏都跳到喉咙里来了。”
    秦堪倒是很镇静,没有情绪波动,认真做手术。
    现在的情形还看不出全貌,但目前看来,形势比较麻烦,肝硬化比较广泛,有几区,根本没办法找到可以挽救的肝组织。
    形势不乐观啊。
    秦堪没有着急,根据过去的经验,肝区越到里面,正常组织会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薇薇到现在为止,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没有什么事可做。
    当然,闲的蛋痛的人其实是刘华龙。
    他名义上是二助,其实就是一个三助,站在秦堪身边根本没有忙可帮。
    沈俊鑫期望值不高,他大部分时间在拉钩。
    不过,这种手术,拉钩也是光荣的。有机会进入手术组就是实力的象征。
    沈俊鑫很有成功感。
    他做了37台手术了,每次都是4助,主要工作是拉钩,但有一件事他很自豪,因为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文章,就是他写的。
    他的文章第一次登上《柳叶刀》这样的世界顶尖期刊上,他兴奋了1个星期。
    沈俊鑫的文章写得很好,英语虽然火候还不十足,但是,他很用心,找了好几个人校稿,还专门找到自己的导师,最后,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完美无缺了。
    龙教授修改了一小段。
    秦堪连看都没看,他的水平,远比不上一个博士生。
    沈俊鑫是一个优秀的博士,他的研究方向是肝脏移植方面。
    在景华医院,肝移植无用武之地。
    但未来,移植这一块肯定是要做起来的,否则,怎么敢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医院呢?
    移植,是有需求的,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肝源也会多起来,那么,很多肝病晚期的患者就有可能获得新生。
    沈俊鑫做4助,有时候也做3助,他一点怨言都没有,他知道,能上手术台,那是秦堪在刻意培养他。
    沈俊鑫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还很感恩,深知被人照顾那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必须珍惜。
    今天做手术还有一个助手,叫刘建云,副主任医师。
    按理,5助没必要由副主任医师担任,因为,5助的工作除了拉钩,就没有其他干的活了,普通的住院医生就足够了。
    刘建云注意到了,沈俊鑫未来希望很大,跟着秦堪混,前途一定灿烂无比。
    他提醒自己,为什么不跟他学?
    于是,他申请加入手术团队。
    刘华龙没有理由不同意,拉钩做五助是人家自己要求的,不同意也找不到理由啊!
    再说,刘华龙特别喜欢有上进心的人,这个刘建云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于是,刘华龙同意了他加入这个团队。
    这样也好,沈俊鑫有竞争对象了,进步的动力也足了。
    至于秦堪,谁做5助,他根本就没在意。
    手术有点艰难,直到切除了3个肝区,到了第4个肝区,才发现有一块肝脏有恢复的可能性。
    “我们直接搭桥吧。”秦堪说。
    搭桥的难度大一些,但是,效果要好很多。
    蒋薇薇说:“今后尽可能多做搭桥,效果可能会更好。”
    她并非被动做助手,而是善于思考。
    她考虑的问题还很深刻,在和秦堪在一起的时候,蒋薇薇会主动和秦堪探讨,有好几次,秦堪都接受了蒋薇薇的建议。
    今天这个建议,秦堪有些吃惊,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建议,理论上是肯定可行的。
    “试试吧。”
    秦堪乐意接受了这个建议。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