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9章 融资完成,财富680亿美刀?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座,个人财富达到720亿美刀。

    所以,沐阳只能是世界第三。

    但不同于前两位的是,他并不受股票影响,真要上市,完全吊打榜上所有富豪。

    论现金实力,沐阳也是最强悍的。

    国内网友们看到这条消息,感觉沐阳才世界第三有些遗憾。

    其实,这也是沐阳想要的结果,他还巴不得自己不上榜。

    可刚过一天,一个机构统计沐阳的财富,发报道说沐阳的财富肯定不止680亿美刀,那只是明面上的,还不包括星海投资公司。

    外界是不清楚星海投资公司的具体情况,如果算上,沐阳的财富可能达到750亿美刀,他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

    不管是680亿美刀还是750亿美刀,这个争议也没有什么意义,沐阳的粉丝认为,他登上世界首富是早晚的事,说不定大半年过去,就直接登上了。

    对沐阳来说,这个世界富豪排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多了一个枷锁。

    他现在对钱不太感兴趣了,对所谓的世界首富兴趣也不大,巴不得低调闷声发大财。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融资600亿元,话说最担忧的,莫于过竞争对手岛国松下、l/g新能源、skon及四星sdi等几家国际电池厂商。

    在后世的2020年,l/g新能源和宁得公司占据全球汽车锂电池的48%市场份额,其余占据市场份额大小依次是岛国的松下、棒子国的四星sdi、华国的桠迪、sk创新等公司瓜分。

    与l/g新能源相比,宁得时代虽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其客户主要是来自华国市场,所以在海外市场,宁得时代的市占率并没有l/g新能源高。

    一个占据全球25%市场份额的宁得时代,上市估值就有一万亿元,而l/g新能源市值与宁得时代相差不大。

    但在这一世,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把这几家公司打趴下了。

    占据全球92%的市场份额,太恐怖了。

    其实主要还是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技术太先进,另外,新能源车刚刚兴起,这些汽车锂电池厂还没有崛起。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融资之后,棒子国电池产业协会感到危机,首次召集l/g新能源、skon及四星sdi三家电池厂商开展讨论。

    与会者采取一致态度应对星海集团。

    协会会长说:“除了本国外的海外市场被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吞占了,就连本国新能源锂电池市场都要被对方瓜分,技术差异太大了,怪不得现代向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采购一大部分锂电池。

    如果他们不采购,现代的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力。”

    l/g新能源ceo权英寿表示:“这个星海集团太霸道了,我们还在解决安全实验问题和能量密度问题,他们就出量产产品了,并应用在实车上,悍马ev大卖。

    我们不得不承认,双方技术差异太大,这是我们意料不到的。

    这个市场非常大,但目前来说,我们并不具备占领市场并实现盈利,不仅仅是我们,同行也一直被安全问题困扰。我们在星海集团的锂电池上找到了灵感,可对方已经垄断了这个市场。”

    他眼里布满了绝望,等他们能够上场时,人家已经垄断了市场,大量收购原材料,还与各大车企签订了合作协议,入股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

    他现在回想十年前,集团关于讨论是否进入电池市场。

    在2001年,l/g集团最高经营者关于电池业务的会议推进得异常困难。

    因为这是一场决定电池业务去留的讨论,内部争议很大。

    l/g化学面临的问题是,如果留下电池业务,可能要面临10年的连续投资而不见回报。

    锂离子电池项目反对者认为:“要承受大规模赤字,强行推动电池事业吗?”

    在他们看来,索泥和四洋这些全球电子公司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电池开发,作为化学企业的l/g化学是否有必要继续推进此项目?

    赞成者认为:“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光明,未来会成为l/g化学收入的重要来源。”

    双方争执不下。

    最终l/g的第二代掌门人具本茂表态:“我认为继续电池事业是正确的。抱着必成的信念重新开始。不放弃,向远看,更专注研发。”

    自此,l/g化学的电池业务得以保留,后来才建立了l/g新能源,才有了汽车锂电池业务。

    (l/g集团也是成立于1947年,旗下子公司有:l/g电子、l/gdisplay、gs加德士、l/g化学、l/g生活健康等,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讯与服务等领域。

    可以说,后世的l/g电子和l/g化学都是世界500强,而l/g化学营收主要还是靠l/g新能源,只是这一世,l/g新能源没法崛起,l/g化学想上世界500强不太可能了)

    权英寿的话,让大家感到更加绝望,会场气氛有些压抑。

    预计今年,光悍马公司就达到了28gwh装机量,主要是悍马ev销量太高,今年年产量达到20万辆,其装机量相当于40万-50万辆普通新能源车电池用量,而其他车企品牌,只有特丝拉、宝马i3、喆利等新能源车上市了,合计5万辆新能源车,装机量只有3gwh。

    这也是因为,星海集团能够占据92%市场份额的原因。

    就连本国的现代汽车公司,同样入股了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

    全球各大车企都入股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而现代汽车入股不入股也不影响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决定。

    欧/美车企想买新能源电池,除了从华国进口,就是棒子国的几家电池厂商,要不就是四星sdi,反正都是进口,肯定选择技术更好、还有入股合作的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已经拥有一个完美的产业链,汽车锂电池需求量大的车企都与星海集团有密切的关系,其它锂电池厂商根本挤不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