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4章 大结局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洪熙二十年(1426),朱高煦四十六岁,大明帝国在电磁研究进行了四五年后,终成功解决无线电的冲突问题,完成了无线电的架设,当年先接通了江南全省县府一级。
    
    洪熙二十一年,大明在休养生息之后与沙哈鲁再次一起起兵,一年时间灭了奥斯曼帝国,双方分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大明故意要了少部份,主要是后世的伊斯坦不尔,扼守黑海出口。
    
    同时要了奥斯曼帝国以南,所有地中海沿海的部份,又分割到里海以南。
    
    这样从地中海,到黑海到里海,重要的部份出海口和海域都在大明手里。
    
    沙哈鲁的帝国几乎没有水师,更不觉得海上有多重要,他得到了波斯以北,阿塞拜将和各鲁吉亚以北、奥斯曼东北和北部的所有地盘,全部都是靠近后世大罗刹的位置。
    
    沙哈鲁因为占据的地盘比较大,还感觉占了明军便宜,有点不好意思。
    
    要知道他占领的地方,即便在后世,也都是战争频发,不够发达的地方。
    
    洪熙二十四年(1430)朱高煦五十岁,明军先后攻占马穆鲁克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兵锋到达后世野门和杀特。
    
    朱高煦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把整个西亚和中亚,除了沙哈鲁的地盘外,全部纳入大明境内。
    
    此时整个亚洲,只有东亚的高丽和东本,北亚的沙哈鲁,三个王朝还存在。
    
    朱高煦留着沙哈鲁,主要是逼迫他们继续往北去。
    
    在朱高煦之后的大明皇帝,可以不用遵守双方的和平协议,包括沙哈鲁去世后,双方协议自动失效,大明到时可以逼着帖木儿帝国往北扩散,从而进入大罗杀地盘,让他们和大罗杀相爱相杀去。
    
    此时朱高煦年近五十岁,大明太子也立了很多年,但大明上下,几乎没什么人见过太子,太子依然在外,很多人不知道太子在哪。
    
    洪熙二十五年,朱高煦传旨,让太子进京,天下轰动。
    
    此时大明帝国上下才知道,太子居然是新的奥斯曼总督秦汉。
    
    秦汉在波斯任过总督,然后又在奥斯曼任总督,两任总督干了十年,每任五年。
    
    十年中,当地发展非常之快,汉人人口直线上升,两地的经济也不亚于大明最富的地方。
    
    因为奥斯曼省也好,波斯省也好,当地盛产石油,还种了胶橡,都是大明帝国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太子进京的同时,洪熙二十五年三月,朱高煦带着一众大臣来到京师城外。
    
    现场有大量甲兵守卫,朱高煦下了马车后,看着马车里陆续出来的大臣,不由表情有点无奈。
    
    黄福已经致仕,李景隆病重而亡,靖难中的好多老将也死的死,致仕的致仕,讨逆中的功勋李彬、李远也先后病逝,平安病重在家,提前致仕,盛庸、瞿能个个身体不怎么好,在家里养病。
    
    年轻时他们打仗太猛,又到处奔波,年纪大了之后,个个问题出来了。
    
    也亏的现在大明医术领先全世界,要不然估计死的更多更早。
    
    朱高煦的内阁也换了好多人,其中四分之一都是四十岁左右,比朱高煦还年轻的年轻官员,基本都是经历过小学中学大学三种新学后起来的。
    
    有好几个都是太子朱瞻壑的大学同学,这也算是为太子铺路。
    
    关键这几个人还不知道他们大学同学就是太子。
    
    等这次太子回京,朱高煦就要正式介绍他们和太子再见。
    
    就在朱高煦盯着马车有点出神时。
    
    边上一个科技司的年轻官员,上前小声道:“陛下,都准备好了。”
    
    朱高煦回头,看到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官员,正是科技司新官员,才正七品的于谦。
    
    朱高煦盯着于谦看了几眼,心想,这世你可能没机会拥立新皇帝了,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